第249章重大突破! 发现红山文化遗址!(求订阅) (第2/2页)
放大镜看了大半,忽然一拍桌子,大喊大叫起来! “玉猪龙!这是上古时代咱们黄帝部落祭用的礼器,只在古书中有记载过,你是从哪里得到的?” 老爷子把玉猪龙抱在怀里,生怕磕了碰了,大声喊起来,情绪几近癫狂! 刘卫东指着挂在墙上的地图,在阿鲁科尔沁那点了一下。 “果然是这里,红山文化!”老爷子研究了半辈子人文历史,看到手指所点那个位置,脑子里飞快形成一张上古关系网! 靠着这只玉猪龙,那些分散在史籍中的只言片语就都能串在一起,拼接成一幅上古图像! 黄帝率领部族在红山一带放牧耕种,南下合并炎帝,蚩尤率部北犯,黄帝领兵南下,在涿鹿展开大战,由此拉开了华夏族从游牧地带向农耕地带扩张的序幕…… 老爷子提起笔,看一眼玉猪龙,刷刷刷笔走龙蛇,把脑子里的构想全都写下来,刘卫东坐在一旁,静静看着他发癫发疯,心里也着实有些…… 感动! 做学术做研究,可不就得有这股子疯劲儿! 什么都讲求一个四平八稳,谨慎微,还能出成绩? 开玩笑! 林蔚行的女儿林文蕙端给刘卫东一杯茶,他接过来,了声谢谢,林文蕙嗯了一声,“刘同志,你和那个什么格格……” “我们俩的孩子已经三个月了。”刘卫东抿了口茶,“一对龙凤胎。” “噢……”林文蕙眼中闪过一丝落寞,退回到自己房间。 “刘你看,有了这个祭礼器,就可以雄辩的证明我的观点!”老爷子写了足足十页纸,他把稿纸递给刘卫东,刘卫东接过来,一页页看过,果然和自己推测的一点也不错!
这只玉猪龙的发现,让很多原本湮没于历史角落里的碎片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让红山文化浮出了水面! “好东西啊,看到他,我仿佛听到逐鹿之战时应龙吹奏的号角,也看到了重黎手持玉猪龙向祭祀,祈求战争胜利的场面!”老爷子抱着玉猪龙,爱不释手。 “刘同志,你准备怎么处理这个东西?” “这是老祖宗留给咱们的宝贝,当然不能由我一人独吞,我想把它捐出去。” “好,好伙子,有觉悟!”老头亢奋得整个人好像都年轻了二十岁,他一把拉起刘卫东,“走走走,我现在就带你去找老李,宝贝啊,这是一面镜子,有了它,就可以一窥上古时代的模样了!” 刘卫东几乎是被这干巴瘦的老头拽着走,也不知道他哪来的那么大力气。 两人出了门,直奔博物馆,进了博物馆后,老头扯着嗓子叫馆长老李出来! 老李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穿着笔挺的中山装,带一副黑框眼镜,留着山羊胡,看起来颇有些古典文饶神韵。 “老李,宝贝,咱们得了宝贝了!”林蔚行激动得大喊大叫,老李瞪了他一眼,“去我办公室!” 李馆长的办公室面积不大,装饰也很简单,和郭昌达一样,到处都堆满了各种书,散发着陈腐的味道。 “看看这是什么!” 林蔚行把一个用报纸包了几十层的东西心翼翼放在桌子上,李馆长接过来,一层层撕开报纸,直到看到里面包裹的东西…… “这是……” “红山文化玉猪龙!” 林蔚行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看这雕工,这样式,还真少见!”李馆长拿起放大镜,细致入微的观察着这个来自五千年之前的宝物,“红山文化是二三十年代发现的,当时仅仅做了简单开发,并未取得多少成果,五十年代才正式立项,不过迄今为止还没发现过这种东西……” “你是研究三代历史的专家,你会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宝贝?这可是上古黄帝部落祭祀地用的礼器啊!” 老爷子把自己刚才写的那十几页纸掏出来,推到他面前,“看看,看看,有了这个东西,许多事情就都串起来了!” 李馆长接过来,仔细阅读一番,脸色顿时大变! “老林,这可是咱们考古界的重大发现,重要性不亚于马王堆,咱们马上去见崔部长,快点!” “好!” 两人拿着东西,匆匆离去,只留刘卫东一人在博物馆里等消息。 这一走就是一,刘卫东还去博物馆食堂蹭了顿饭,他百无聊赖的闲逛半,直到下午三点钟,两个老头才急匆匆回来。 “上头指示,在发现此物的方圆一百里以内,征调人手,展开大规模考古探测……”李馆长指着已经被封进玻璃盒子里,贴上“一级甲等”标签的珍宝,向刘卫东问道,“还请同志帮我们指明发现这件宝贝的位置。” 刘卫东忽然想到一件要命的事情! 发现玉猪龙的位置,似乎离耶律隆佑的墓很近…… 万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