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农场混大了,都招工考试了!(求订阅) (第2/2页)
“前进农场招工了!” 站在宝苏木公社供销社前,白建功指着贴在墙上的招工启事,“一共二十个名额,年龄在十敖三十五岁,不限民族、性别、教育程度,都可以报名!” 不一会就围上来不少人,大家伙都歪着头看招工启事,一个竖着麻花辫的姑娘举起手,怯怯问道,“五类子女也可以报名吗?” “可以,不限!”白建功本想拒绝,但想起刘卫东的话,还是冲他点了下头。 “那我报名!” 有人带头,其余人也都一哄而上,报名就能当国家工人,吃皇粮拿红本,不用再每跟在牛群屁股后面转,这是多少牧民孩子们梦寐以求的好事! 一个时后,看着名单上密密麻麻的名字,白建功用铅笔蹭了蹭脑门,我们只招二十人,怎么来了这么多! 得知前进农场要招工,那些公社的领导们心思也都活泛起来,递条子的,请求关照的一大堆,把白建功给愁得脸都绿了! 就一破农场喂牛的工作,怎么引来这么多人! 怎么办? “实在不行,只能考试,择优录取了。”刘卫东把手里的牧草放进牛槽里,眼前这头黑白花的荷斯坦奶牛是他不久前从农科院买回来的,此时正摇着尾巴悠闲吃草。 “考试?我看行,要是那些公社领导的亲戚们考不上,他们也没话。”白建功为刘卫东的锦囊妙计赞叹不已! 要不我死乞白赖的要把闺女嫁给刘卫东家的子呢! 当爹的都这么聪明,儿子肯定差不到哪去! 到时候我们家丫头可就吃香喝辣,幸福一辈子!
我太聪明了我! 前进农场第一届招工考试就此拉开帷幕,来自全旗各个公社一百六十余人参加了此次考试,借用巴音陶克中心学的教室,刘卫东把亲手油印出来的试卷发给每个人。 试卷一共三张,分为语文、数学、常识三部分,总计一百分。 内容都很简单,可以是达到了初中一年级的水准,可即便如此,很多人也都只能看着题目使劲咬笔杆子。 没办法,这些年孩子们的课程都耽误了。 一个梳着两根长辫子的蒙古族姑娘引起了刘卫东的注意,她叫呼格吉勒图,父亲是原先老王爷家的账房先生,自然顺理成章的被搞成了五类,与其他冥思苦想啃笔改年轻人不一样,她运笔如飞,仅仅用了半个时就完成了全部题目,然后起身,交卷,走出了考场。 为了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杜绝暗箱cao作的空间,刘卫东让所有交卷的学生先不要走,等下午三点的时候张榜公布成绩,择优录取。 “这丫头的字写得不错!”刘卫东咬着笔杆,把呼格吉勒图的卷子从头到尾批了一遍,除了一道算术题因为疏忽点错了数点,其余全部正确! 九十九分! 上午十一点钟,交卷的钟声叮叮当当敲起来,许多考生愁眉不展的将留有大片空白的试卷交了上去。 刘卫东和格格,两口子掏出钢笔,吸满红墨水,开始了紧张忙碌的阅卷工作。 格格看着大片空白的试卷,愁得头发都白了一根! 这帮人,不学无术! 连最简单的问题都不懂! 有些人答不上来,就在试卷上胡袄! 问:汉水发源于哪里? 答:发源于头发上。 问:下雨时为什么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呢? 答:因为耳朵背。 …… “这帮人,胡袄!”格格提起钢笔,对准试卷,直接来了个开辟地大红叉子! 硕大的零蛋挂在试卷上,好像一个椭圆的鸭蛋。 “哥,我这边才五个及格的。”格格把这些试卷按照分数高低排列起来,刘卫东也挠头,“我这边就四个及格……” “那咋办?” “还能咋办,从不及格里再挑出几个吧!” 夫妻俩看着满堂红的卷子,都愁得直叹气! 下午三点,一张大红纸拍在学校的墙壁上,按照分数高低往下排列,到第二十名戛然而止! 排在第一名的不是别人,正是呼格吉勒图! 第二名张文才! 第三名李伟民! …… “我考上了!我可以去当工人了!”呼格吉勒图使劲攥了一下拳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哈哈!最后一名!” 第二十名是一个叫兀格的家伙,这子趴在大榜上看了半,确定上边写的那个名字是自己后,高忻跳起来! “哈哈,考上了,我终于考上了,不用放羊了嘿嘿……” 这子激动过度,砰的一声摔倒在地上,两眼翻白,晕了过去! “媳妇快来救人!” 刘卫东大声喊道! 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