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风骨_第五章 世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世子 (第4/4页)

,对准靶心,正想着给他们露两手,便想当然地放手一射,结果却大跌眼镜——箭未到木靶,就已经跌落于地了。

    拙劣的表演引得他们一阵狂笑,我颇不服气,自顾自继续习射。

    三人却开始在一旁闲叙起来。

    “南皮一战,告捷在即,周遭仍有不少残寇部曲。司空怕是还要留在此地,等待熙尚两兄弟的动静。”吴质说道。

    “哎,河北初定,司空既领州牧,尚有诸多整顿之事!”曹真用力拉弓,一箭中靶,“此时说收军回邺,还为时甚早!”

    “你们不知,昨日,家父已允了我独自回邺。”曹丕得意地笑了。

    “噢?哈哈,可是为了办你那桩婚事?”曹真兴奋不已,“那可不能少了我跟文烈兄啊!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婚事?我惊愕得停住了手。

    是啊,历史上的曹丕,不就是在曹军攻破邺城时私纳了袁熙之妻的吗?——那个色衰爱弛,无端被赐死文昭甄皇后!

    我不由得打了个寒噤。

    甄氏之死顿时让我想起曹丕刻薄寡恩的本性。

    曹丕的本性提醒着我曹丕登基称帝以后曹植遭遇的打击。

    历史上,她并未曾留有名字,“宓”字不过借用了神话中洛水宓妃之名。什么与小叔子暗通款曲的甄宓,全然是中唐以后小说家们的附会之谈。

    大约迎合了俗众最爱听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吧,人们又怎么愿意接受,那样一个乱世丽人,无缘无故就被她的夫君赐死了呢。恰巧此时,偏他们老曹家出了个千载难有的天才诗人,偏他以爱情题材为表象写了篇惊绝后世的《洛神赋》。

    于是乎,什么假托洛神寄寓对君主思慕,什么悼念亡妻,什么香草美人譬喻理想也无人在乎了。

    流言蜚语重若泰山,压在古人身上更是比棺材板还重。

    文人尊严不容污蔑,文昭甄皇后若确是个贤妻良母,也该受人怜惜而非诽谤。

    褪去宓妃光环的甄氏,有着良好的品德,依旧可以在历史书页上光彩熠熠。

    听闻曹cao大军就是在去年八月攻下邺城的,正娶非私纳,想必这次得胜回邺,曹丕是要给她一个正式的名号了。

    “一定一定!我正要请诸位亲朋与我一同返邺呢!”曹丕笑着抱拳,满面红光。

    能娶到中山甄氏贵女,他一定很高兴吧。

    曹丕不仅娶了甄氏,后面还会有聪慧多谋的郭女王入住东宫,称帝后更是有薛灵芸等一众妃嫔。我这二十一世纪来的女青年,确实不可能会和他有情感上的纠葛。

    可之前那心下一动的感觉到底是什么呢?我胡乱拉弓发xiele一通,随即冷静下来细细思考问题,做出了判断:

    我对他确实没有非分之想。

    受了那么多年的苦,突然被真心善待,难免会满怀感激,更何况是三国时期,史书上重笔留名的魏文帝呢?

    在认识曹植之前,我也曾对他的诗赋文动心。

    相处以来,曹丕就像个兄长一样陪着我,多少也满足了我童年渴望有亲兄长照拂的愿望了吧。

    这样看来,我最想和曹丕讲的一句话,应该是:

    谢谢你。

    欠人情不是欠感情,救命之恩,将来我一定会还给他,却不可以报恩为由纠缠困扰他。

    我很惊诧,自己那么快就想通了,到底还是做个明白人更舒服。

    于是我莞尔一笑,继续上弦玩弄弓箭。

    接连着射了好几次皆未中的,我有些烦躁泄气,究竟是经年未练,致使箭术生疏,还是当下年龄尚小、体力不济?

    曹丕鼓励了几句,让我自个玩会儿,便拉着曹真吴质他们进大帐赴宴去了。我自觉无趣,便抓了两支箭,扛起那张马弓,在军营里四处转悠,最后坐在一堆圆木上,眺望天边云霞。

    夜幕将临,寒风骤起。

    前世的我,素喜历史上善使弓箭的武将,从西汉的飞将军李广,到隋唐的王伯当,再到水浒里的花荣,他们无不是英姿飒爽、箭术高超。于是上大学后,自己隔三岔五便去市里的射箭馆训练玩耍,几年下来,也算掌握了一些基础本领。

    如今,亲自体验了汉末这个战争年代,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无论男女,确实都该学些武艺防身。

    想到这,我抽箭开弓,对着辕门上一根细柱放箭。辕门距约五六十步,这次出乎意料,箭镞深深扎进了那根细柱,我激动地跳将而起。

    我在心里大叫:哈哈!看吧!我并非实力不济,一定是刚刚太多旁人在侧,难以凝聚心神呢。

    我有些得意忘形,笑嘻嘻地跷起腿,伸了个懒腰。忽而听得头顶一声尖厉的叫声。

    抬头,但见穹顶茫茫,一只苍鹰盘旋于空。

    原本我也只是不以为意,谁料那只苍鹰竟不停悲鸣,愈飞愈低,最后竟落在了辕门之上。

    我暗自大喜,心跳加速,手心发痒——不能放过!这可是难得的活靶子!

    于是我精神抖擞,小心翼翼地拔起第二支箭上弦,瞄准那只苍鹰。

    正要射时,那鹰似乎瞥了我一眼,咻咻间振翅高飞,越过我头顶。

    我艰难举弓,不断调整方向。

    它孤独地飞翔了许久,终于收起双翼,匍匐在正帐帐顶。

    鹰唳声,声声悲怆,令人动容,好似一妇人的哭诉之音。

    此刻我满脑子都是这个练手的活靶子,哪里想得起自己张弓对准的方向。

    额间冒出不少细汗,我用尽浑身力气,紧扣住弦,再次对准那只苍鹰,一咬牙,便松了手中的羽箭。

    箭矢如飞,苍鹰应声中箭,恰巧被射中短喉,从帐顶跌落下来。

    可我万万没想到,正是那一刻,大帐门帘被掀开,走出一众人来。

    我登时吓白了脸,被我射杀之鹰竟不偏不倚,掉在曹cao面前!

    我瞬间想起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毙鹰事件”!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我身上,我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长弓从我手中跌落也未察觉。

    对上曹cao那犀利的目光后,我心乱如麻,恍若被火焚身。

    却见一旁的曹丕,他努力给我使眼色,我这才回过神来,“扑通”一声伏跪于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