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逃避 (第2/2页)
度都是不缺的,甚至是非常好。你不要偏听偏信呀,可以多问问我嘛。” “好吧那。” “你这会在做什么?” “笨沈晔,这都问,我在跟你打电话啊!” “月白,好久不见,你又皮了。” “哈哈哈…我在逛街呢,在看茶叶。这不是刚问你么,喜欢喝什么,想喝什么。” “不用给我买啦!下次见面的时候再给我带东西吧,这邮寄的也不好收。” “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呢?” “可能要很久之后了吧!” “那很久之后的事很久之后再说呗!不讲啦,我还要选一些茶叶。” “你买那么多做什么?你好像喝茶也不是很多啊。” “送人喽。” “要送很多么?” “也不是吧,三五个人。” “是李子他们么?” “不是呀。” “你有新朋友了呀?” “不算吧,就是一些需要维系的人际关系,一些不经意的小礼物有时候就能拉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你啊,经常给我觉得你都不像二十岁的人。” “那像多少,三十岁么?” “像五十岁…”我顿了一顿,缓缓开口,“沈晔,很久不见,你讲话更欠揍了。”
“那挂了吧,我回去继续看书了,你回京路上注意安全、注意防护。” “拜拜!” 比起清浅的绿茶来说,我更喜欢浓重的武夷岩茶,人也是。 姑且算是在成都逃避BJ的压力和家庭的破碎吧!睡到自然醒的轻松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我想了很久,我还是想要去清华读一次书。 回京后班主任首先就找我谈了话,问我有什么打算,大三下学期需要把这些都考虑清楚了。我亦如实回答,陈老师是个很实际的人,他告诉我这件事的可行性,也给我分析了我的劣势,中肯客观、非常直白。我恍然明白,原来老师也把我当成了一个大人在与我平等交流与对话。“我是个倔驴,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那种,清华或许很难,但是也要试一试呀!” 漫长的考研路专业课复习,从这一年的四月份就开始了。我不断徜徉在BJ各大学的图书馆里借书,这两三年里没有看完的专著都堆在了这一年。看似平静祥和的日子里,每天除了上专业课便只剩下看书这件事了。 我接过来一些运营岗位的实习与工作,不算多的工作任务让我在学习之余多了一点放松的余地,这年末考研时我实践课程的高分都与这些经历相关吧!新媒体领域的文字、运营,很多时候我都觉得是在玩,自己开心且从容的玩。那时,我尚且没有想过,以后是否需要以此为生。 沈晔就像一个闹钟,一个月出现那么一两次,提醒我复习的进度,告诉我怎么学习英语。有时候深觉自己幸运,每逢这样的大考时,都有人督促我学习,监督和鼓励并存。 也是沈晔逮住我,让我去直面那些现实和痛苦。我深知逃避从来都不是长久之计,更无法解决问题,可是我很累,我在这些关系与复杂里疲惫不堪。考研、家里、感情,三条线牵扯着我往三个方向走。 考研我自是迎难而上,家庭关系那自然是果断坚强,至于感情,我总觉得,我不太有。至少在那时,我都没有理解什么是爱情,什么算是爱情。有时候我如同单细胞生物那样,反射弧过长;有时候又如同过度社会化的人,一切的事务都规范在社会的条条框框里分析解决。 可能逃避和迎难而上是一件会遗传的事儿。我母亲逃避被出轨的痛苦,于是没有正式解决离婚官司前找了男朋友,无论去哪里都是出双入对的。可我母亲也没有因为感情的再次破裂而自暴自弃,反而是比第一次离婚时更努力更积极地工作生活。像人这样奇怪的生物,情绪性格上的奇怪大概还体现在,截然不同的特质能够共同且同时呈现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