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郡马爷_第128章:事态发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8章:事态发展 (第1/2页)

    大乾诗人作诗,首重格律和声韵。

    所以顾北川的这本《顾北川声韵格律笔谈》,同样分为了格律和声韵两个部分。

    其中格律相对简单,主要阐述了何为五言,何为七言,何为绝句,何为律诗。

    然后在每种题材的基础上,分析平仄和对仗。

    比如仄仄平平仄对平平仄仄平。

    以及平仄平平仄对仄平仄仄平。

    但是唯独要切记,不得有三平调和三仄调。

    格律讲解到这里,也就差不多。

    剩下来的声韵才是重中之重。

    因为这往往是折磨大多数大乾诗人的罪魁祸首!

    不过于顾北川而言,也并无大碍。

    因为后世经历过唐宋元明清那么多朝代,诞生的诗词佳作数不胜数。

    早就有人将常用的韵脚统计了下来,编缀成书,号曰《108韵脚》。

    除此之外,顾北川甚至还把29种押韵方法写了进去。

    比如最常见的句尾押韵法,句内押韵法,偶数句押韵法,以及首句押韵法等等。

    所以这本《顾北川声韵格律笔谈》相当于什么?

    相当于诗歌界的百科全书!

    旁人作诗,要苦思冥想韵脚,格律。

    但是顾北川却早已把这些总结好了,这些个子弟唯一需要做的,便是死记硬背!

    韵脚有了,格律有了,就算水平再差,也能混上个对仗工整的评价。

    所以当众多子弟翻看完这本书后,均惊为天人,看向顾北川的目光中满是不可思议。

    “恩师...于诗词一道上的造诣,当真是匪夷所思。”

    足足108个韵脚,二十九种押韵方法,还有各种格律。

    敢问当今大乾,哪个文坛大儒能有这般渊博的知识储量?

    “曾几何时,我以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只是夸张之语,直到今日,得见恩师,我才知晓,古人诚我不欺。”

    见众多子弟纷纷惊叹,顾北川也是发笑,道:“莫要说那些无用之语,且说说此书有用否?”

    “自然是有用的!有了此书,我等于诗词一道上,必然能有所精进!”

    “此次春闱,金榜题名当不在话下。”

    “所以你们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

    “学生定然日夜用功,夙兴夜寐,纵使百死,也要将此书吃透,最不济也要背下。”

    “嗯,你们有此觉悟,为师便放心了。”

    “吃透倒是不必,早些背下便是。这只是诗词科,剩下的八股科和策论科,过些时日,为师还有东西传授给尔等。”

    听闻此言,子弟们眼眸中纷纷绽放出明亮色彩。

    竟然还有!

    他们来顾北川这里求学,最开始的目的,无非就是弥补一下诗词一道上的弱项。

    好让自己能在此次春闱上金榜题名。

    而顾北川给出的这本声韵格律笔谈,也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换而言之,他们父辈与恩师之间的交易,恩师已然达成。

    接下来就算什么都不教,父辈们也断然说不出一个不字。

    只因这本《顾北川声韵格律笔谈》,若是流露出去,定然是价值连城,一字千金的至宝。

    是功名,是利禄,是阶级跨越!

    用半数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