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4章:江南人氏? (第1/2页)
五柳先生看着眼前狂草写就的二十八字,嘴中喃喃自语,不由自主便念出了声。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正是绝句的标准结构。 而且此篇诗文,咏的是梅,却全篇未见一个梅字! 可见作诗之人的水平! 最为难能可贵的,其实还是,这首诗以梅喻人! 而且这被喻之人,正是他自己! 那梅花自幽谷而生,哪怕年年缺少阳光,枝丫却依旧向着北方。 而他年少时家贫,却依旧发奋读书,最终金榜题名,入了金銮殿,贵为天子门生! 那梅花高标逸韵,他同样不为五斗米折腰! 这前三句,不正是对他五柳先生前半生的真实写照吗? 最后一句就更加了不得了! 梅花会在最为严寒之际开放,而他呢? 那位淮南顾诗君是想要借此劝勉他,总有一日,会守得花开见月明! 大可不必因为一时的失利而颓废不前,暗自努力,等待严寒之际到来即可! 只有那时,这天下人,才知谁人才是那真正的梅花,真正的大才! 五柳先生读懂了!彻底读懂了这首七言绝句! 他珍而重之地捧起那卷宣纸,浑身战栗,用尽量平缓的语气问道:“这首诗,可有诗名?” “家师曾言,此诗名为《咏梅·赠五柳》。” “《咏梅·赠五柳》……” “淮南顾诗君,无愧于诗君之名,老朽于诗词一道,怕是难以望其项背矣。” “且性行淑均,温厚纯良,乃当世人杰也!” 轰!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先前那些个出言嘲讽,说顾北川沽名钓誉,自命清高的学子,这下子全都傻眼了。 一开始五柳先生对那位淮南诗君明显很是失望,那时候他们嘴臭两句,自然无关大雅。 可现在是什么情况? 五柳先生竟然当众称赞那位诗君的人品和诗才! 且用上了难以望其项背,当世人杰这等字眼! 他们若是再出言不逊,便是不识抬举了! 于是乎,这群人皆尽作垂头状,缄默不语。 “哼!现在怎地不出声了?方才不是声音很大吗?” 自然也有人看不过去他们这等行径,遂出言嘲讽。 “依我看,你们这等人,便是我江南文坛的不正之风!” “只晓得阿谀奉承,半点没有做学问的决心。” 这话,听起来是骂那些个方才出言不逊的学子。 但实际上,却是指桑骂槐。 果不其然,水溪闻言,已是脸色通红。 一挥衣袖,怒道:“诗文作得再好又如何?终究是个不得功名的白丁罢了!” 只是他这番话,若是一开始说,还有人奉承一二。现在却全然被众人当作耳旁风,竟是半点回应也无。 水溪见状,更是愤慨。 自从他教出顾兴文以来,哪个不是对他恭敬有加? 何时受过这等气? 当时便一甩衣袖,作势要走。 可左等右等,等了半天,见竟无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