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1章:霍狂澜 (第1/2页)
大乾的武官,地位有些尴尬。 为何? 因为仁宣皇帝一心要做与太祖高皇帝比肩的中兴之君。 既然要做中兴之君,那么覆灭北燕和西凉,收复祖宗疆土,那便势在必行。 所以对于武将,自然要甚是依仗。 可…大乾的武官都集中在镇北王麾下! 镇北王何许人也?当今圣上的亲弟弟! 且最近十几年来,南征北战,为大乾不知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 说句不好听的,大乾能从三十年前那场动乱中缓过神来。 一半归功于仁宣皇帝,文治武功,以雷霆手段,肃清寰宇,还百姓一片能够安居乐业的净土。 至于另一半,则要归功于镇北王! 三十年前的镇北王,尚且年幼。 不过一少年尔。 然而面对山河破碎,即将国破家亡的惨剧。 毅然隐瞒王族身份,投身军伍。 他并非天生的统帅,身手更是不行。 但…他命大。 历经三十年军伍生涯,硬从当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卒。 杀成了名震天下的镇北王! 从手无缚鸡之力的王公贵族,杀成了当今大乾,一等一的武道高手! 一身罡气,凶猛无匹! 这样的人物,又是仁宣皇帝的亲弟弟。 说句不好听的,若是仁宣皇帝驾崩了。 大乾如今又群敌环伺,最有资格登基继位的,当真是仁宣皇帝的子嗣不成? 未必吧。 所以仁宣皇帝就很纠结,一方面又要依仗镇北王为其攻城略地,一方面又对其无比忌惮,不敢放权。 毕竟,如今的大乾,再经不起一次同室cao戈。 那么,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培育忠于自己,而又足够能打的武将! 有这样的人吗? 有! 二十年前,北燕与西凉欲联手进犯大乾,镇北王被西凉拖住。 眼见北燕铁骑便要绕过玉门关,攻入大乾北方腹地。 当是时,仁宣皇帝当机立断,兵分三路,各自派遣统帅,共同御敌于国门之外。 可谁承想,经验丰富的两路老将,纷纷折戟沉沙,被北燕铁骑斩于马下。 剩下一路更是了无音讯,那领军主将好似畏罪潜逃了一般! 就这样,大乾再次失去大片疆土。 北燕铁骑更是在北燕大司马的带领下,兵临乾都城下! 危急存亡之际! 消失了的那一路兵马,横空出世。提着北燕太子的头颅,从大军后方杀出,阵斩北燕大司马,全歼北燕铁骑! 原来,那一路兵马并非消失了。 而是其统帅料到北燕全军出击,后方必然空虚,便绕过了北燕主力,直袭其大后方! 结果不费吹灰之力,攻入北燕都城! 更是生擒北燕太子,若非北燕帝王身旁有高手守候,连夜仓皇而逃,怕是连他也要遭殃。 经此一役,北燕皇室被屠戮大半,北燕都城被焚烧一空。 那统帅,彻底名震东陲三国! 声威无量,一时间,甚至横压成名已久的镇北王! 最为关键的是,这统帅,当年竟只有二十岁,刚刚行了及冠礼的年纪! 如此丰功伟绩,临危救主之举,当享以勇冠三军之名! 当是时,仁宣皇帝便为其封侯授爵,名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