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四章,烧麦和偷懒 (第2/3页)
才大家也吓了一跳,以为真的遇到鬼了呢。 建国后不许有鬼,许大茂也不行! 更别说什么白无常了。 “我就是出来走走,散散步而已,穿白衣服怎么了?犯法了?” 许大茂给自己辩解道。 虽然心虚,但也得先度过眼前的难关再说。 “呵呵,你吓着我meimei了你还这么嚣张?”许多年冷笑了一下。 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儿,道个歉就过去了,但许大茂这副嘴脸,实在是让他生气。 看了一眼,被周红梅护着的小梅,许多年接着道: “许大茂,你自己说说,这事儿怎么算?” “什么怎么算?她不是没事嘛……”许大茂在装傻,却被许多年打断道: “你说没事?那行,以后每天晚上我也吓吓你,希望你也没事,成不?” 噶! 偶尔被下一次,许大茂当然不会介意了。 但是每天晚上都被吓虎,那还睡不睡觉了? “那肯定不行啊,我只是吓虎她一次而已,我也不是故意的……” “你也知道不行啊?” 许多年懒得跟对方废话了,继续道: “赶紧给我meimei道歉,真是的,这么大的人了,做错事不道歉就算了,还在狡辩?你连小孩都不如!” 再次被怼的许大茂,只好向许舞梅道歉。 道歉之后,他就想溜,邻居们却不让他走,大家想知道他为什么穿成这样出来溜达? 可是许大茂才不想留下来呢,更不想解释。 他敢说这是因为他最近在追一个漂亮女同志,是一位志向成为演员的女人么? 那个女同志是很漂亮,而且不贪他的钱财,只是让他多学习。 并且女同志说了,他胆量太小,她不喜欢这样的男人。 锻炼胆量最好的办法,就是突破自己。 于是,许大茂才搞了这么一出。 如果他坦白交代的话,肯定要被邻居们笑话死的。 邻居们拦了一会儿,没拦住,被恼羞成怒的许大茂突围逃走了。 前院老许家的餐厅,许多年把篮子打开: “小梅,你胆子也太小了吧?我都让你小心点,你都大大咧咧的,没吓着吧?” 坐在凳子上的许舞梅,拿着烧麦吃着,哼哼唧唧地想要说话,压根儿听不清她在说什么。 范招娣两眼发光地看着饭盒里的烧麦,询问许多年这是什么?闻着很香。 烧麦嘛,放了那么多辅料,还有调味料,倒也不是特别香。 毕竟在炒香菇等配菜时,香味就散了不少。 但好吃才是真的。 “这就是烧麦啊,我以前听人说过,但都没有吃过” 周红梅满脸惊叹,拿了一个放到嘴里,咬了一口,浓郁的美味在口腔中炸开,味蕾接收信号传递给到大脑。 这是一种愉悦的享受。 早在明清时期,烧麦作为一种街边小吃,就已经开始在京城地区流行开来了。 后来传到南方地区,直接登上了大雅之堂。 很多文人名士,以食用烧麦为荣,认为这是“上流”社会才能享用的美味。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烧麦不仅越来越普及,还越来越精细化。 在不同的地方,烧麦也有了不同的特点。 比如杭州以牛rou烧麦为主,山东则喜欢吃羊rou烧麦,苏州的招牌是三鲜烧麦。 虽然烧麦被很多人喜爱,但在五十年代,一般人还真没怎么品尝过。 物资过于匮乏,导致大家连吃饱都是一种奢侈的行为,又怎么可能花钱去吃烧麦呢? 至于制作烧麦,那更困难了。 因为购买制作烧麦的食材太难了,也很贵。 其他不说,光是糯米票就很难获得。 相比之下,购买大米的粮票还更容易获得,然而糯米票可是非常难得的。 为什么? 要知道,大米在京城的各个粮油店、供销社等都能找到,唯独糯米,不仅量少,而且极为难寻。 只有百货商店和几个大的粮油店才有,加上糯米票也很难获得,所以光是买到糯米就已经挡住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了。 更别说还需要购买配菜里的猪rou,还都是瘦rou居多,大家更舍不得了。 “那你们更要多吃一点了。” 许多年笑呵呵地说道,看了老许和二哥一眼,接着对小梅道: “我先回去了,小梅你是留在这里还是跟我去中院?” “三哥,我跟你回去。” 她不想自己回去了,生怕再被吓到。 等两兄妹回到客厅的时候,三小只还没开吃,显然刚才也凑热闹去了。 不过,她们乖巧地坐着,眼珠子盯着桌上的烧麦,都快流口水了。 看到她们三叔和小姑进来,她们连忙起身,急匆匆地拉着许多年坐下来。 “三叔你快点吃。” “这么有礼貌了?没偷吃?” “没有,不信你问三婶?” 秦淮茹温柔一笑,摇了摇头,“她们说要等三叔回来才可以吃。” “行啊,既然那么有礼貌,那么我允许你们多吃一点。” 许多年很高兴,听到他的话,三小只更开心了。 有了烧麦,大家对晚饭已经不太感兴趣了,只不过,烧麦的量并不多,所以三下五除二就被干完了。 最后还得吃晚饭,要不然不抗饿。 没有油水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