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二章,重出江湖 (第1/3页)
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正文卷第一百八十二章,重出江湖最新网址:只是来秦家沟要账而已,又不是来要命的。 可是瞧着秦建国那个架势,几乎是要了秦明辉的命啊。 那这八块钱,还是不要了吧。 从那次之后,秦明辉这小子就再也没回来了,也不知道在哪里潇洒着呢。 老丈人和丈母娘两人对自己这个小儿子,已经万分无语了,也不想再管他了。 听他们两人的语气,非常失望。 许多年宽慰了几句,让他们向前看,万一他有一天想通了呢? “他要是能想通,太阳都能从西边升起来”秦建国冲着大门,撇撇嘴,“小茹她这个弟弟,算是彻底没指望了,我们也不对他再抱有希望,只是希望下半辈子能平平安安就好,莫要再惹是生非了” “那我下次要是遇到他了,我跟他说两句吧。”许多年点头道: “实在不行,就让他去当兵,部队里面还是很锻炼人的,我当初年轻的时候,也是很不听话的.” 提起这件事,他自己不觉得尴尬,毕竟那都是过去式了,而且还是原身干的事,颇有一种与我无关的阔达。 秦建国和杨秋红两人一开始听着,还注意着许多年的表情。 察觉到许多年很淡然的样子,并没有因为这些过去的事介怀,心里也是佩服不已。 毕竟,不是谁都可以那么容易释怀,跟一个旁观者一样,很客观地去看待自己过去的糗事。 与此同时,两人也很是感慨,同样都是人,为什么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会这么大呢? 几人聊了一会儿天,午饭也差不多好了。 “小茹,你去叫一下你爷爷和大哥大嫂过来一起吃个饭吧。” 眼看饭菜都差不多好了,秦建国便吩咐说道。 许多年站了起来,“小茹,我跟你一起去。” “好的,阿年哥,我马上就好。”秦淮茹把饭菜端进客厅,然后带着许多年出门去了。 屋里,杨秋红看着小两口离开的背影,对秦建国说道: “老头子,伱说他们小两口是真的亲密无间啊,喊她爷爷吃饭都要腻在一起,真希望他们能一直这么相敬如宾.” 后者却翻了个白眼,“小年轻不都这样么?分开一会儿都很难受似的,当年我们不都是这样过来的么?再说了,他们那是如胶似漆.” “对对对,老头子你有文化,可以了吧?” “我就不爱你说这些,每次都用这招儿.” 乡间小路上,秦淮茹笑眯眯地给许多年介绍着,后者听得很认真。 南北方的乡村,差异很大。 秦家沟就是非常典型的北方农村,明明是叫秦家沟,可是姓秦的人家却只占了五分之二,剩下的大半都是其他姓氏。 要是在南方的话,那毫无疑问,一个村,基本都是一个姓。 嗯,嫁过来的妇女除外,她们当然不会改姓。 除了姓氏这些,北方的乡村,大部分都是聚居在一起,而且树木很少。 现在是初秋了,树叶枯黄,估计再过段时间,西伯利亚的冷风一到,枯叶就会彻底落地了。 到时候,放眼望去,视线里没有了绿色,全是光秃秃的树枝。 估计也就大山里面,才会看得到绿叶了。 田地都被翻了土,种的是冬小麦,大部分已经种好了,还有一些没有种下去。 秦淮茹对这些,如数家珍,许多年则是不时地点头。 但看不见多少野草,更别说被他遇到什么中药了。 看了那么久的中医书籍,至今都还没辨认过草药,多少有些失败。 来到秦明光和他爷爷家里,他那个小儿子看到许多年和秦淮茹,直接往屋里跑去。 “爷爷,回我爹家吃饭吧,家里做好了饭菜,大哥大嫂,一起去吧,小胖墩,往哪里走?” 刚过来,秦淮茹便热情说道。 那个小胖墩是她大哥的儿子,也是大嫂王二妞生的头胎,现在已经两岁多了。 农村取名字,都相对随意,但也有一定的期盼。 二狗、丫蛋、铁牛、傻柱等等之类的就不说了,鼻涕虫、小胖墩之类的也不少见。 像秦明光这个儿子,取名小胖墩,就是希望他能长得肥肥胖胖的。 可惜,这小子出生的时候还算白白胖胖,现在瘦得不行。 秦淮茹她爷爷和大哥,没有以前那么不待见秦淮茹了,但这次过来喊他们去吃饭,两人也是客气了好一会儿。 直到秦淮茹再三邀请,加上旁边的许多年也开口了,秦淮茹爷爷这才顺势应了下来。 抱起小胖墩,几人一起回了秦建国家里。 半路上,邻居们都笑呵呵打招呼,直夸秦淮茹嫁的好,眼神里多少有些羡慕。 相比以前,秦淮茹确实圆润了一些。 尽管秦淮茹很早就已经住进老许家了,可毕竟没有结婚,而且那时候她每天的家务活很多。 所以,就算吃得多,小脸上也不见圆润。 现在好多了,结了婚,领了证件。 加上也没那么多活了,还可以每天学习看书,小日子很充实,人也开心,自然便是心宽体胖,看起来圆润多了。 有了邻居们的衬托,秦淮茹她爷爷脸上也多了不少笑容,褶子堆一起,眼睛眯成一条线,很是开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