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_第一百八十三章,惟手熟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惟手熟尔 (第3/3页)

    没等她自己计算出结果,她终于明白了。

    俏脸红红地抢过图纸,飞奔地跑了。

    “组长,我再检查一遍。”

    “嗯,认真一点,不要再出错了。”

    许多年又再提醒了一遍,胡淑芬点点头,陈小娴却突然开口,“组长,为什么你就没有出过错?好像你的图纸都是制式的一样,属于标准答案,这是为什么呀?”

    她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和好奇,许多年摇头道:

    “我说过很多遍了,欧阳修写过一篇文章叫《卖油翁》,里面有句话叫惟手熟尔!”

    可不咋地,习惯是一种很强大力量。

    上辈子那么多次的锻炼,让他已经习惯了图纸画好之后,会进行三次检查。

    这个习惯还是来自他当翻译的那些年,每次翻译的时候会粗看一遍文章,然后才是正式翻译。

    接着才是第一次校对,然后是第二遍检查,第三次让其他同事帮忙扫一眼,然后才会交稿。

    尽管如此,很多时候,翻译稿件还是会被打回来。

    为什么?

    因为翻译习惯和词汇量的关系,人家资深翻译就是比你更会使用文字,更能准确地运用翻译语言来表达原文的意思,使得翻译出来的文字更顺畅,让别人阅读起来,就不会有翻译的那种晦涩或者表达错误的感觉。

    毕竟从一种语言到另外一种语言,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陈小娴她们闻言,有人翻白眼,有人若有所思,有人似乎不屑。

    许多年把众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她们能不能做到,他不知道。

    他是来工作的,不是来教书育人的。

    能帮则帮,帮不了的,他也只能说,这就是命了。

    很快,就到了下班时间,他便起身回家了。

    北汽制造厂,保卫科李文良接到了报案,说是技术工人汪逸鸣没来上班,询问过邻居,知道他昨晚还在家,第二天就不见人影了。

    作为技术工人,无缘无故失踪,顿时引起了保卫科的重视。

    于是,保卫科派了李文良、蒋平安、徐放三人立案调查,主要是排查汪逸鸣的家里、平时喜欢去的地方和亲属等地。

    但是让李文良三人绝望的是,经过第一轮询问和排查,邻居们都表示汪逸鸣在京城没有亲属,平时要么在制造厂上班,要么就是待在家里,很少外出。

    就算是外出,也只是去买点日常消耗品,仅此而已。

    接着李文良三人又询问了一遍车间里的其他工人同事和车间主任等领导,也都没有发现有任何端倪。

    汪逸鸣在制造厂的车间里,是技术很不错工人,平时跟大家相处也还算不错,刻苦钻研,就是没有谈过他的家人朋友之类的。

    从解放前就已经待在京城了,后来就进入了北汽制造厂工作。

    有媒婆给他介绍过相亲对象,但都婉拒了。

    听完李文良三人的汇报,保卫科第一行动队队长马海涛当即下令,搜查汪逸鸣家。

    “队长,要不再等等?万一下午汪逸鸣回来了呢?”

    李文良不想得罪人,何况汪逸鸣在制造厂的为人还算不错,直接搜查的话,是不是有点太不近人情了?

    马海涛瞪了一眼,“等什么等?一个上午都快过去了,无缘无故失踪的人,你觉得这件事情简单吗?脑子不是拿来看的,懂不懂?”

    见李文良还想说什么,马海涛已经不耐烦了,直接表示,他亲自带队,活动一下筋骨。

    得,这下子,李文良没话说了。

    几人到枪械库拿好枪支弹药,做好武装准备,离开了制造厂。

    汪逸鸣没有住在呼家楼公社,而是住在城里头,所以马海涛等人带队进了城。

    大杂院里,邻居们看着马海涛等人再次过来,认出了李文良,不由惊讶道:

    “同志,是汪逸鸣出事了吗?你们要来抓他?”

    “大娘,我们上午就说了,汪逸鸣失踪了,现在还没有找到人,所以去他家搜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邻居点点头,没有再说话了。

    不过,目光一直盯着李文良他们,只见他们大摇大摆地拿着枪,进了汪逸鸣家里。

    但他们进去没多久,街道办和派出所的人就来了。

    这时代的群众是非常敏感的,有点什么事,都会去喊街道办或者派出所的人过来。

    “同志,你们好,听说你们要搜查汪逸鸣家,请问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么?”

    马海涛一肚子火,又是那些邻居干的好事,但也没办法,只好让徐放拿出证明文件,是他们制造厂保卫科的搜查令。

    上面有保卫科的印章和签字,这个做不了假。

    街道办和派出所的人都认识那个印章,毕竟这里是他们管辖的地方,对于附近的居民在什么单位工作,他们都有大概的了解。

    何况,北汽制造厂在最近可是十分红红火火,街道办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那就打扰了,同志你们继续搜查吧,有什么需要协助的地方,请告知我们”

    街道办和派出所的人,来去如风,马海涛等人却只能争分夺秒。

    最新网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