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票据、大采购、加价 (第3/3页)
他就是怕自己越是催促,人家工作人员越是跟他对着干。
好不容易等对方都把四瓶茅台酒都放到桌面了,许多年便提着离开了。 “走那么快,嗤!” 工作人员诧异和不屑地笑了一下,旋即坐下来,翘着二郎腿,享受着早上的悠闲时光。 百货商店就是这样,一般来说,清晨是没有多少人来买酒的,只有上午或者下午的时候,买酒的人才会多了起来。 毕竟不是一般人能喝得起瓶装酒,大部分喝酒的人,都是去供销社等地方购买散装的白酒。 许多年离开百货商店之后,找了个没人的巷子,把茅台酒收入空间,然后又给自己换了装束。 继续回去粮食、油! 来回折腾了好一会儿,他这才把茅台酒、粮食和食用油等全都买好了,基本上把昨天和之前的粮票消耗完了。 还剩下的票,都是没那么快过期的票据,并且所剩也不多了。 票这东西,手里头拿太多,没用。 肯定是直接换成粮食这些现货,对他来说更划算。 反正空间可以放得下,那就继续装粮食呗。 接着他又去了临近朝阳门的一家煤铺,让人帮忙送了一些蜂窝煤到城外的某处相对偏僻的路边。 找这个地方,也是没有办法,如果他直接把煤全都送回去家里,四合院肯定得炸锅。 所以还是放空间里头好一些。 送煤的老头儿,骑着三轮车,拉着蜂窝煤来到许多年说的这处地方,人都傻了。 “您说的就是这个地儿?” 附近都是鸟不拉屎的地儿,人影也见不到一个,就旁边还有处小树林,其他都是围墙,人家的大门也不是朝这边开的。 所以,跑来这么偏僻的地方,是不是有病? 谁家送煤不是直接送到家里头的? 甚至都恨不得让送煤的人,帮忙把蜂窝煤抬到家里的灶台前呢。 一直跟在旁边骑着二八大杠的许多年,停下车,笑眯眯地说,没错儿,就是这地儿。 老头儿还是热心肠地劝了一句: “要不您还是告诉我,您家在哪吧?反正就是我多蹬几下的事儿” “嘿,还真不是我矫情。”许多年笑着道: “我家离这儿还有十多里地儿呢,您要是蹬这个三轮,没一两个小时,您都到不了” “所以啊,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麻烦您,帮我把这些煤放这儿,剩下的,我来就可以了。” 听到这里,目瞪口呆的老头儿,麻利地下车,帮着把蜂窝煤全卸了车,然后火速离开了现场。 他可不敢再留下来了,十多里地的地方,那得多郊区啊? 真要是带着这么多蜂窝煤蹬三轮,那不得累死他这把老骨头了? 所以,火速撤离才是上上之策。 等老头儿离开之后,许多年也确认了一下,附近没人经过,然后才瞬间把蜂窝煤装进空间里,接着火速离开了。 这个时间点,早就过了上班高峰期,附近也是没有人经过的。 因此他才敢这么做的。 还好没有出什么状况,运气还是很不错的。 再次来到双桥农场,这次,许多年也聪明了,第一时间便拿出了奶票、钱和粮本递给对方。 而对方看到他的时候,却是直接笑了。 “又是伱啊,这次怎么隔那么久才来?” 许多年懵逼了一下,窝草,居然还记得他? 由于有粮本嘛,许多年当然还是上次的装束。 不等他说话,工作人员便解释了起来: “来这里买牛奶的人,一个月下来都没有十个人,你还是前几天刚来的,我肯定记得住你。” 听到对方这么说,许多年这才释然了。 想想也正常,奶票如此紧张,除了海淀那边的牛奶站之外,就是这个双桥农场了。 只要记忆力稍微正常的人,估计也能记得住。 “对,最近没有奶票了嘛,昨天才申请到,麻烦您了。” 许多年解释了一句,工作人员呵呵一笑,没有继续多问。 几分钟后,许多年提着五斤奶离开了双桥农场。 接着来到没人的地方,换了回那天老干部领导的中山装,然后直奔郊外的公社。 还是之前那个村子,许多年再次见到了那个社长冯国强。 后者见到他的时候,神情激动不已。 “韩同志,可算是见到您了,我还以为您单位不想要这些猪rou了呢,快快快,到办公室坐一坐。” 面对热情无比的冯国强,许多年心里笑得很开心,表面上却跟对方虚伪地寒暄了起来。 到了办公室,冯国强没有直接说猪的事儿,反而旁敲侧击起许多年的身份和单位。 后者根本不接茬,而是把话题拉回买猪这件事上面。 冯国强没办法,略微遗憾,但还是强打起精神来。 同时说了一件事,那就是如果要买猪的话,恐怕按照上次两毛六分五厘钱的价格,恐怕是不行的。 因为大部分公社成员都不赞同卖猪,除非加价! 许多年闻言,顿时笑了。 靠,自己像冤大头吗? 再加价的话,那就是两毛七分钱,甚至是两毛八分钱了。 这个价格可真是老贵了。 他自己代入的角色是采购员,肯定要拿点回扣之类的,因此,价格不可能像私人一样贵。 最新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