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四章,再遇周伟明(求订阅) (第2/6页)
方兑换美钞。 上次他购买了七头大肥猪,手里头的资金消耗了一些。 这位二道贩子听说有美钞,当即便用三百一十元的价格,跟许多年兑换了两张。 价格没有涨,并且因为不是吴阶平,所以给的不是三百一十一的价格。 手里头多了六百二十元,许多年也轻松了不少。 很快,二道贩子们都听说了两毛钱收购一斤面粉的事儿,顿时跟打了鸡血似的,全线收购粮食。 导致很多来鸽子市,想要换粮食的人失望而归。 因为大部分二道贩子都只想要收购粮食,而不是换粮食。 二道贩子手里可没有多少粮食啊,所以他们只能玩收购,玩不了以粮换粮。 不少人还能跟其他同样换粮食的人对接上,成功换到粮食,大部分换不到粮食的人,只能离开,或者再找机会了。 结果,二道贩子把粮食卖给许多年的时候,偷听到了粮食价格,普通居民顿时兴奋了。 “同志,您好,您这边收购粮食对吗?” 许多年被人主动询问,有点惊讶地点头,又听对方询问是不是两毛钱一斤的面粉和一毛五分钱的大米? 问的都是细粮的价格,许多年也点头。 甭管粗粮细粮,他都收。 甚至他空间里面,目前是粗粮占据大部分,差不多有七成,细粮只是小部分,就是三成左右。 如果可以多收一些细粮,他也是很乐意的。 那人十分欣喜,当即便把他背上的布袋给拿了出来。 不多,拢共就是十五斤的大米。 过称,给钱,许多年几乎是一气呵成,速度很快。 尽管这样的效率很低,可他没有选择。 忙活完之后,他还要留意一下四周,然后挑着粮食去一趟外面。 等回来的时候,才会挑着空空如也的袋子回来,继续收粮。 其实,眼下天色很黑,就算许多年不出去外面也没关系。 鸽子市有七八十人的规模,他稍微走动一下,别人也注意不到。 只不过,许多年还是很谨慎的,宁愿稍微跑一趟,也不愿意被人发现端倪。 见到许多年回来,等在原地打转的两位二道贩子,松了一口气。 “我还以为您不收粮食了呢,我手里头还有五十斤粗粮和十斤面粉,您还收么?” “收啊!”许多年笑呵呵地张开布袋,拿出秤,开始干活。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内,他几乎都在忙碌着,每隔半小时都要出去一趟。 虽然如此,一个早上下去,也仅仅只是收购了八百斤粮食罢了。 八百斤的粮食看似很多,实际上真没多少。 按照平均每人每月三十斤粮食的份额,八百斤也只是够一个人吃二十六个月左右。 就在许多年收拾好一切,准备离开东直门鸽子市的时候,迎面那边有个人朝他走了过来。 眼下天色即将明亮了,算是黎明前的黑暗,走近了之后,多少可以看得清楚对方的轮廓。 周伟明? 那个周国平的败家儿子? “同志,您这边是两毛钱收购面粉么” 听到对方的话,许多年微微一笑,道: “没错,不过仅限今天,我现在准备回去了,所以,可能收不了。” 此话一出,周伟明顿时有些着急,连忙凑近了道: “同志,我手里头可是有五百斤大米,您确定不要么?” 嘶! 许多年闻言,顿时大吃一惊,卧槽,这么猛? 上个月,对方还只是拿着他父亲收礼收来的票据,小心翼翼地兜售。 这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居然开始卖粮食了? 而且,上来就是五百斤的大米! 一般的二道贩子,都不敢这么做啊。 大米的价格,一般都是一毛三分六厘钱,或者一毛四分钱。 而许多年今天的收购价则是一毛五分钱,如果周伟明是按照一毛三分六厘钱收上来的大米,甚至是更低的价格。 那么他每一斤大米就可以赚一分四厘钱,甚至是更多。 如此一来,五百斤大米,周伟明就可以赚到七块钱了。 当然,按照许多年的估计,恐怕这五百斤的大米,也是来历不明啊。 沉吟半晌,许多年轻声道: “大米,我可以收,但我今天收不了,只能今晚或者明天早上,此外,价格一毛五分钱,我也无法接受,一毛四分钱,你觉得可以,那我们现在可以去看看.” 周伟明咬咬牙,点头应了下来。 于是,两人快步离开了鸽子市。 “您骑车了么?” 周伟明突然问了一句,许多年摇摇头。 自行车拿出来,那就是个靶子。 只要去派出所查一查,铁定跑不了。 而没有牌的自行车,没几人敢骑在大街上。 当然了,天黑或者没人的地方,自然是可以骑车。 可这些地方,有没有车牌也不受影响啊。 “那我们可能要走快点了。” 听到周伟明的话,许多年嗯了一声,跟着对方小跑了起来。 十月底的京城,气温彻底降了下来。 眼下还是凌晨六点多,天色将明的时候,大概在五六度左右的气温。 哈一口,都会有nongnong的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