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_第二百四十五章,秋冬、决赛、白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五章,秋冬、决赛、白嫖 (第4/6页)

 有了垫子之后,后续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所以,接下来的这段时间,许多年更加频繁地在设计院和南锣鼓巷往返。

    几天之后,规划局的运动场上,迎来了第一次测试。

    许多年参与了两百米和一百米的短跑测试,毫无意外地拿到了这两个项目的第一名。

    并且,成绩相较去年,还进步了一些。

    百米短跑的成绩是九秒九二,比去年足足快了零点零八秒。

    两百米的成绩是十九秒九九,不能说很牛逼,只能说相当牛逼。

    被吊打的郑志明,生无可恋地跌坐在运动场上,眼神黯淡。

    面对如此牛逼的许多年,他拿什么来追?

    “别装死,快来帮我放松。”

    许多年踢了对方一脚,拿着垫子,让对方给自己放松肌rou。

    “许组长,今天都没怎么训练,就不用放松了吧?”

    回过神来的郑志明,幽怨无比地说道。

    “你是没怎么训练,我可累惨了,赶紧的,别啰嗦。”

    他从凌晨五点就已经开始训练了,上午是没怎么训练,但下午也练了不少,然后才来规划局这边参加测试的。

    “什么?许组长你之前还训练了?训练了多少?”

    郑志明脸色一变,吃惊地问道。

    如果许多年是训练结束之后,才来参加测试,这意味着,刚才的成绩,根本不是他的最佳成绩。

    众所周知,训练两三个小时之后,再进行测试,成绩肯定有所下降。

    毕竟训练那么辛苦,到了最后面都只想着休息了,怎么可能还跑出最佳水平呢?

    “问那么多干嘛?赶紧地!”

    许多年趴在垫子上,催促对方抓紧时间。

    等结束之后,许多年顺便给对方放松了一下,然后提着垫子返回设计院的仓库,把垫子放了回去。

    回到南锣鼓巷九十五号四合院,许晓蔓和许卫东两个小家伙,正推着小推车,在门口这边走着。

    小推车是许多年准备的,定制这样的木制小推车,对他来说,十分简单。

    连轮子都是木制的,而且比那些塑胶的轮子还要规范。

    “小豆包,小团子,叫爸爸。”

    许多年蹲了下来,逗弄着两个小家伙。

    “三叔,她们还没满月呢,怎么可能会喊爸爸?”许晓蔓嘻嘻笑着,许卫东也连忙表示赞同。

    “三叔,我弟弟都快三个月了,也还不会喊,小豆包她们肯定也不会喊的。”

    白了两个小家伙一眼,许多年没有跟她们说话,而是继续逗弄自己的女儿。

    逗了一会儿,他这才去洗澡。

    每天训练,都是满头大汗,所以一天下来,他最少洗四五次澡。

    最近这段时间,他基本上只专注工作和家庭,什么鸽子市这些,都没有去关注过了。

    也就是清晨训练的时候,会去一趟东直门的二进四合院,打扫卫生。

    没有看到有任何符号标识,许多年便没有留意这些了。

    空间里面的三条小龙,还是那般情况,没有任何特殊。

    唯一让他有点危机感的便是粮食消耗速度加快了不少。

    尽管沈勃答应了给他rou票,但这些rou票对他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首先秦淮茹她自己每天就需要消耗最少二两牛rou、两个鸡蛋、三两鸡rou和一两的猪rou。

    除此之外她消耗的粮食,反而不是很多,每天就是二两的大米。

    在许多年的陪伴下,秦淮茹也改变了饮食习惯,更加偏爱吃米饭了。

    其次就是许多年自己,空间里面的野兔、野猪这些,他都留给了自己,每天最少需要消耗rou食最少一斤半。

    rou食消耗多了,才能减少粮食的消耗。

    去年冬天,除了从冯国强和李百万他们这两个公社采购了七头大肥猪之外,他还从其他十几个公社采购了二十五头大肥猪。

    基本上来说,美金消耗了将近四百块钱左右。

    换句话说,rou食还算充足,粮食也还算充足。

    只不过,现在是第一年,往后两三年呢。

    并且,前几天,杨秋红和秦建国进了一趟城里,来看望他们的外孙女。

    那个时候,许多年又送了十斤的高粱面给他们。

    老丈人家里人口也不少,所以也需要不少粮食。

    许多年倒是不想送粮食,可万一老丈人他们因此出了什么事情,到头来,他这个当女婿的,还是得出面。

    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送粮食。

    他是送粮食,但还有一个‘借’字,反正老丈人和丈母娘都说是借粮。

    上次,杨秋红来城里也说是借粮,当时说是六月份收了小麦之后还。

    然而,现在已经七月份了,冬小麦已经收回来了。

    可是,根本没有余粮。

    换句话说,秦建国和杨秋红两人的工分,并没有办法分到粮食。

    没有粮食,所谓的六月还粮,就无从说起。

    不仅无法归还粮食,还得再借。

    生产队的大食堂,还是很稀的粥,干饭根本看不到。

    早有预料的许多年,只能伸出援手。

    除了秦淮茹娘家这边,老许家这边,也差不多。

    老大和老二家还好,因为三小只经常在许多年家里吃饭,差不多是由许多年替他两个哥哥养着孩子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