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_第二百五十章,龙渊、全家福、选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章,龙渊、全家福、选择 (第4/6页)

br>
    而许多年的记忆力那么好,记住繁体字,也是不在话下的。

    秦淮茹也注意到了他的异样,当即便翻过来看向那张照片,好奇道:

    “你认识他呀?”

    “嗯,认识,他是医学院的高材生,不过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拿到奖牌,改天问问他。”

    许多年点点头,没什么好否认的。

    全运会上,认识了钟院士,只不过人家对他可警惕着呢。

    毕竟一个陌生人突然当面喊出你的名字,换谁不懵逼不警惕啊?

    “对了,等下我们一家人拍一张全家福吧。”

    听到他的话,秦淮茹给了他一个白眼,道:“阿年哥,你是钱多烧的吧?每个月都拍全家福,还经常给孩子拍照,你洗照片都已经洗了两个胶卷了吧?”

    “昂,我赚钱不就是给我们一家人花的嘛,难道个外人花钱,你才开心啊?”

    顿了顿,许多年又道:

    “再说了,当然要拍照记录呀,小孩子又不是每天都这么开心。”

    “拍下这些照片呀,等以后她们长大了,我们就拿出来给她们看。”

    “等我们老了之后,也能经常翻这些照片,当做留念嘛。”

    秦淮茹闻言,一副被他打败的模样,只好随他去了。

    上次许多年买了一台海鸥照相机,当时只是相机和小包,以及两个胶卷。

    后来又陆续添置了好几个胶卷,还有三脚架。

    三脚架的作用也很简单,用来固定机位嘛。

    当然了,这个时代可并不存在什么定时或者延时拍摄,所以三脚架只是用于固定罢了。

    八十年代之后,照相机才可以通过定时器功能进行定时拍照,但这需要具体看使用的型号和品牌。

    当时的照相机普遍采用机械式或电子式定时器功能,可以在拍摄前预先调节好拍照时间,到达指定时间时自动拍摄。

    吃过午饭,许多年喊来小梅帮忙拍照。

    全家福嘛,肯定是要整整齐齐的一家人才行。

    有了三脚架固定器,小梅拍摄的时候,就只需要按下快门即可。

    光圈、聚焦等,都是由许多年设置好了,所以很简单。

    除了许多年一家四口的全家福之外,还有秦淮茹她们娘仨一张,许多年他们爷仨一张,加上小豆包和小团子各单人一张以及两姐妹的合影,还有就是许多年和秦淮茹两人的单独照片。

    反正每次拍照,最少都要七八张照片。

    再加上小梅和三小只她们也会蹭一两张照片,导致一盒三十张照片数量的胶卷,最多只能使用三次。

    等一张胶卷全都拍完之后,许多年才会拿着胶卷去照相馆洗照片。

    八分钱洗一张照片,三十张就是两块四毛钱,再加上六块钱一盒的胶卷钱,平均下来,每张照片就是两毛八分钱。

    这都差不多可以买一斤猪rou了。

    周红梅从穿堂屋出来,看到许多年他们又在家门口拍照,不由说道:

    “小梅,你又拍照,小倩你们都别拍了,不要钱的是吧?”

    三小只和小梅顿时跟鹌鹑似的,赶紧跑回屋里了。

    天不怕地不怕,就是奶奶/妈的念叨,跟唐僧的紧箍咒一样,令人难受。

    等她走到许多年旁边,又对许多年道:

    “三儿,你好不容易赚点钱,就好好存起来,别败光了”

    “诶,妈我知道了,您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许多年嘴上说的很诚恳,但往后该干嘛还是干嘛,可不会真的听进去。

    三个月一盒胶卷,平均下来,一个月花费两块八毛钱,还不到三块钱。

    看似很贵,其实很值得。

    小豆包和小团子她们一天一个样儿,还那么小,当然要经常记录下来了。

    等她们长大了一些,半年或者一年拍一次就好了。

    何况,等到她们上学,甚至是工作之后,许多年想要拍照,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下午去上班,路过国营照相馆的时候,许多年顺便把胶卷递给了工作人员。

    当然,洗照片的钱,也是要给的。

    还是老样子,一周之后来取照片。

    工作人员都认识许多年了,毕竟他来过两三次了,每次不是洗照片就是买胶卷。

    印象深刻的是,每次许多年来买胶卷,都是五盒五盒地买,不知道是不是怕胶卷没了一样。

    还别说,许多年真的是有这样的担忧。

    毕竟现如今可是计划经济时代,很多产品,其实都是按照计划来生产的。

    加上这款海鸥牌五八-I型照相机,本来就只生产了一千多台而已。

    也就是五八-II型照相机生产数量稍微多了一些,然而也不是很多啊。

    特别是这玩意儿还是在上海那边生产的,又不是在京城这边。

    分配给到京城这边的胶卷数量,肯定极其有限。

    所以,许多年必须得存储一些,否则到时候胶卷生产任务临时被叫停了,他手里这台照相机就站砸手里了。

    总不能再买一台照相机吧?

    那就真应了那句话了:单反毁三代,摄影穷一生!

    从国营照相馆离开之后,许多年看了看手腕处的手表,顿时马不停蹄地赶往设计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