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得来全不费工夫 (第3/3页)
会在短短几年内飙升那么快了。
原时空的历史上,这一点会更加明显。 当时九十年代,港岛的一个货车司机,月薪是三万六港币左右。 而彼时的福田小渔村,普遍工资也才几百到一千左右。 所以当时港岛就是富贵的表哥,一个货车司机可以经常开车从罗湖关口这边前往福田小渔村。 然后在福田小渔村、樟木头等地方,包养好几个老婆。 这就是当时在九十年代,南方白云城、福田小渔村等地方,十分盛行的二奶、三奶文化了。 只不过,港岛这个富贵大表哥,在千禧年之后,渐渐发现不对劲了。 内地这个表弟,越来越有钱了啊。 特别是千禧年的第二个十年以后,这样的情况更加明显。 在九十年代,港岛一座城,几乎是当时白云城、魔都、福田小渔村等好几座城市加一起的经济总和,牛逼轰轰。 但到了二零一零年之后,哎呀妈呀,这不对劲儿啊。 先是魔都超越了港岛,接着又是京城、白云城和福田小渔村,甚至之后,还有内地很多城市都超过了港岛。 窝草! 这不对劲啊。 于是,在口罩那几年,不是那什么吗。 可这个大表哥想要闹,却发现没办法闹啊。 接连被收拾了一顿之后,风气转变了。 直到大家都不戴口罩了,唉,好家伙,港岛全都跑来福田小渔村这边消费了。 明明,港岛这个富裕的大表哥,在八九十年代,面对那么泼天的富贵,是可以伸手去拿的。 原时空的时候,很明显嘛,普通人根本没有获得这些财富。 而是被黄嘉诚、包玉刚、李兆基等所谓港岛众神给拿走了这些财富。 所以才有了原时空当中,许多年看到的那些普通港岛市民,他们住在棺材板一样的房子里,或者一家三代人全都住在一个仅有三四十平米的狭窄、逼仄的房间里。 并且他们还甘之如饴,并不愿意离开这样的地方。 这个时空,稍显不同了。 许多年也没有那么大方,会把自己赚来的钱分给这些普通市民。 但九龙仓集团被收购之后,后续开发的楼盘,确实有了很大不同。 不再是那么小的房间。 并且九龙仓集团、苹果公司、劳斯莱斯集团等众多企业,旗下的员工加一起,超过八十万人。 背后就是好几百万人口的家庭。 也因此,许多年可以直接影响到港岛将近三分之一市民的生活。 除了提高工资待遇和房子这些,许多年还主动拉着霍建东他们这些华资大佬北上投资。 即便现在还只是一九八五年,但带来的改变已经初见成效。 很多港岛人也就是五六十年代,甚至是七十年代才跑来港岛的,现在不少人都直接回内地了。 比如范思蓉,她就是地地道道的港岛二代,现在也前往西水村这边发展了。 很多人还没养成住在棺材板的那种小房子的习惯,所以类似范思蓉这样的人。 当她来过西水村之后,发现这边的房子更加宽敞,并且是她一个人就可以享受到的江景大平层,足足两三百平米,就她自己住。 加上她的工资还不低,生活水平直接就是在港岛的几十倍还要高。 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她才不会想要再回到港岛那边工作了。 除非她的工资能够达到年薪两三百万或者以上,否则的话,还是待在西水村。 因为她现在的工资水平,在西水村会很高,差别有十万左右月薪,扣税之后,到手有六七万。 如此一来,她在西水村的生活水平就会很高。 然而,回到港岛,她的薪资瞬间减半。 并且港岛的物价是西水村的两三倍之多。 如此一来,双方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就会非常大。 类似范思蓉这样的港岛本地人有不少。 所以在西水村的机场,能够经常看到不少港岛人在周五下午或晚上坐飞机回港岛,星期天下午回西水村的场景。 这样的场景,就很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