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五章:董泽之约(其三) (第2/2页)
日头才刚到了半空中,然猎场周围却早已是人山人海。公孙礼(庄族子我氏)引着车队,在临近董泽的上坡上找了一处开阔的位置,众人便都下了车来,朝着猎场的方向观望。 猎场的中央,正有三十六乘战车整装待发,战车的周围则是穿着黑色甲衣的步卒。国君正站在一辆高大的车舆上,悠然地看着公孙枝的父亲司马子申向士卒们训话。在他的身后,则是两架敞开了珠帘的安车,里面端坐的自是姬氏、允氏两位安人无疑了。 因是距离遥远,公孙枝对父亲的言语听得并不真切,只能通过他的手势和动作,看到他每说几句话,车上的甲士便会齐声回应。父亲的训话结束,便看到国君高高地扬起了手,朝着在场的甲士们说了几句话,甲士们则以整齐划一的“诺!”来应和。应和之声震天动地,若是让那敌人听了去,定会感到不寒而栗。紧接着,国君的手在空中又扬了扬,阵中的战车便自觉地分成了三队,朝着不同的方向开拔,周围呼号之争更是连绵不断地响起——这场简单却又庄重的春蒐之礼,显然就要开始了。 在他们观望蒐礼的这段时间里,仆隶们早就已经将帐篷、坐毯和野炊的器物都准备齐全。游余见惯了大的场面,对这种排场的蒐礼提不起任何兴趣,因而便捡了几样捕鱼的用具,叫公孙枝与他一道去水边游玩。 董泽是曲沃东北的一个天然的湖泊,其最早的名字叫鬷(音同“综”)川。相传在虞舜之时,有飂(刘)叔安的后裔董父善于养龙,深受帝舜之器重。但因“龙乃圣洁之物,非甘泉不饮,非灵水不憩”,对休憩的场所十分挑剔,豢养起来极为不易,这也令董父感到十分苦恼。
为了能够圆满完成帝舜交代的任务,董父不畏风雨险阻、四处跋山涉水,经过多年实地踏访,终于在晋南的垣岭之间,找到一处甘泉清冽、水面如镜的“灵水”,也就是当时被称为“鬷川”的天然大泽。董父见之心中十分欢喜,于是便择鬷水之源结庐而居,将其作为豢龙之所。后因董父豢龙有功,帝舜圣颜大悦,于是便将“鬷川”周边的土地封赐董父,以为董父之国。而那“鬷川”更是因此而更名为“董泽”,其名一直流传至今。 曲沃南迁新城至今已有数十载,每年三月上巳之日,城中未婚之男女都会结对到董泽之畔祓禊(音同“扶系”),由此也形成了一项传统。伴随着曲沃代翼,晋国重新归一,当初的未婚男女都已为人父母,但到董泽祓禊的习惯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只是与那少年人的玩闹不同,他们至此只是简单地举行一场祭礼,寻一处碧水清浅之处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即可。因而到了正午时分,留在董泽的便只剩下一些少男少女了。 几位公族子弟与公孙枝相伴而来,但目的却各有不同。 如子我氏的公孙礼,只玩闹了一会儿,目光便被不远处的几个异姓女子勾住了。故而捕鱼之时动作极为夸张,每有什么可乐之事,他都会放声大笑,同时眼角还会朝着对面的山坡偷偷瞥去,显然是想吸引对方的注意。 游余虽面色沉静,但心中所思所想,显然也不在这脚下的鱼石草木。他总是会提到一些新鲜的话题,近如宫中的安人、君旁的近侍,远如贾邑的风物、绛城的山水,可谓无所不包,言语之间总想着从公孙枝和公孙突的口中打听出些什么。 公孙枝与公孙突便更不用说了,自从饮至之日见到了子芸姜,他们便如失了魂一般,心中所念并不在这鱼叉渔网之上。今日能够相伴出行,互相之间既有依凭又有芥蒂,显然都是将对方当成了招蜂的蜜糖、捕兽的诱饵,只是究竟谁才会成为最终的得利者,便不得而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