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二章 宫变、处置 (第1/2页)
就在正阳宫内气氛诡异、冲突一触即爆的时候,皇宫最外围的安武门外却是大队人马整装待发,气势冲天。 原本理应把守安武门的将领非但没有制止上报这样的异常情况,反倒是大开城门,成为里应外合、确保消息不会有丝毫外露的重要手段。 “二皇子,是时候可以动手了!” 站在最前排的几个人中,有人上前一步,朝着透过安武门往皇宫里头看去的二皇子李钰建言。 他们也不知道李钰此刻还在犹豫什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算此刻后悔了也是来不及。 毕竟,这么多人如此大的声势,做出这样的集合与举动,哪怕现下撤退了,用不了多久皇上也会知晓,到时不论二皇子是否直的做出*宫之事,却也没可能放过。 他们这些人更是如此,身家性命家族安危全都系于一起,哪里可能有后退的余地。 “宫里的最新情况如何了?”李钰没有正面下令是否即刻动手,只有他自己知道,此刻迟疑的到底是什么。 “二皇子,刚才线人报告,说太子已然动摇,不再似之前那般坚定的维护叶念尘。照这般下去,在皇上的威*下,太子定然会做出皇上所希望的正确取舍,毕竟他那样的人绝对不可能为了一个女子而自己砸了储位!” 那人回道:“而且,线人说,之前皇上怒气冲动之际,的确当众说了若太子还要护着叶念尘的话,那么现在便要废去太子之位,让东宫易主!可是,皇上却并半个字都没说要立您为储,反倒是讲大不了多费些功夫另择明储。由此可见,皇上心中压根没有想过要立您为太子,所以咱们现在更加没有任何需要迟疑之处!” “没错二皇子,而且听说先前。皇上有意拉姜家下水,当众说那壶给叶念尘喝的毒酒是咱们姜太妃所赐,这分明是想将毒死叶念尘的罪名强行扣到姜家头上,要一并借机除去我姜家呀!” 出声附和的是姜家人。此次*宫一大半的准备都是姜家全心全意推动为之。 对姜家人来说,如今他们已经成为了皇上的眼中钉,若再无逆转的机会,用不了多久姜家便会跟消失于大魏王朝的历史长河之中。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姜家人哪怕赌上九族也要扶二皇子上位。只有二皇子日后当上皇上,姜家才能够彻底化解这份危机,让姜家的荣耀继续长存! “你们觉得,太子真的会用叶念尘的性命做为妥协,以此来保住他在父皇面前的太子之位吗?” 李钰终于吱声,没有理会关于姜家的那些事,而是淡淡的问起了太子李执的选择。 一旁的几人一时间不知道二皇子为何还做这样明明已经有了答案的询问,正欲回答之际,却是见一名宫人打扮的匆忙跑了出来。 “二皇子、禀告,刚才奴才偷听到。太子、太子答应皇上,愿意、愿意亲自处理叶念尘来保住他的太子之位了!” 听到这话,李钰又手一紧,整个人都变了色。 而他却是没有再做任何迟疑,大手一挥朝着众将士下令道:“太子为保储君之位,意欲加害皇上。众将士是即刻与本皇子一同杀入皇宫救驾,阻止太子的Y谋!” “齐救驾!清君侧!齐救驾!清君侧!”众人一并高声回应,一时间呼声振天,气势如虹。 二皇子一声令下,所有人齐齐出声。由安武门一路冲向禁宫而去! 而正阳宫内,此时则是毫无所知。 “父皇……请、请容儿臣再想一想。”不知过了多久,太子李执终于不得不向皇位上的人低下了些头,道出了这么一句话。 谁都知道圣意不可违。李执更加清楚他的父皇有多么的无情与狠辣,哪怕是自己的儿子,凡是逆其意者,便不可能有什么例外。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他的面色早就已经不再如从前一般坚定,在现实面前。李执的坚持变得脆弱而有些可笑。 没有绝对的势力,就连自己都保不了,又何谈多余之力守护得了别人? 这样的矛盾冲突艰难的显露于向来清冷而无所不能的太子之身,一时间让他整个人看上去都变得有些让人忍不住同情起来。 叶念尘淡淡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目光越发冰冷起来,只不过,她一句话都没说,与先前跟皇上对峙的强硬之姿完全不同。 气氛更加显得古怪,而皇帝此刻倒也没有再立马让人动手,默许了太子之言,给了其一点点再次考虑的时间。 相较而言,他当然更希望太子可以亲自动手解决掉叶念尘。 这样一来,将来不论如何,他这个儿子哪怕后悔了也只怪不到任何人身上。同时,这也等于是他在李执心中刻下了最深的烙印,让其往后时刻都记得没有任何人可以违背他这个皇帝的意愿,哪怕是太子也不例外! “念尘,上回我说的那个提议,你是不是再重新考虑一下?” 好一会后,在皇帝即将失去耐心的之际,太子终于再次朝着叶念尘开腔。 他的神情带着一种诀别的期盼,似乎叶念尘的回答可以完全左右他最后的决择。 没有人知道他所说的“那个提议”到底指的是什么,但是很明显可以看出,那一定是关于太子与叶念尘私人之间的感情纠结。 果然,听到这话,叶念尘当下冷笑起来:“太子殿下看来是真的改主意了!亏我还以为殿下与其他人都不相同,原来只是我自己的错觉。权利面前如何取舍,只怕这世上根本不会有例外之人!” 她压根提都没提太子所说的“那个提议”,更别说正面回答了,而是一如赌气般的斥责,头一回表现出与往常不太相符的心性与脾气。 这一切,落到任何人眼中倒也再正常不过,毕竟面对生死,特别是原本无比信任觉得不应试置已身于死地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