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章:给康部长送礼 (第1/2页)
狂飙90:我真的只能赚亿点点钱正文第三百一十章:给康部长送礼Ashley对关海洋最佩服的一点就是,什么话题他都能扯上几句。 她其实只是想表达,内地的市场环境不规范,法律漏洞很多。 在这种大环境下,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挥。 这些东西都和她在商学院里面学到的,看到的,以及在以前的工作经历中体会到的都大不一样。 她觉得这是一种挑战,是她的商业实战练习的第二阶段。 把这个阶段走通了,她对于商业的理解才是真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以前她认为商业就是商业,但现在她的观念早就变了。 商业和政治,和文化,和教育每个方面都密不可分。 这是在学校里面学不到的内容。 跟政客打交道,就是在补课,她很愿意尝试这种新的体验。 可关海洋却直接把话题上升到了道德和法律层面,甚至是分析了道德和法律二者之间界限的差距所激发的社会活力。 她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或许这种奇怪的思维角度,就是关海洋能到处忽悠人的关键所在。 “时间还早,要不要去办公室转一转?公司里的人还没有见过你。”Ashley提议。 “算了算了,你在这边掌控全局不是干得好好的嘛,我就没必要画蛇添足了。 对了,咱们这次去香洲时间太短,没有时间拜会一下巨人公司的董事长史大柱。 你后面有没有跟他进一步接触?” Ashley捏了捏眉心,道:“这个人太难搞,尤其是他的汉卡卖得相当不错,完全没有必要接受外来注资。 他对公司的发展有强烈的信心,我劝你放弃!” 关海洋回顾了一下巨人集团的发展历程。 这两年正是史大柱事业的高速发展期,汉卡业务让他一跃成为IT界的领军人物。 在这种光环的加持下,他的确很难接受外界资本的注入。 但是没有关系,巨人集团终究还是会在港交所上市的。 而史大柱也正是凭借着内地第一家在港城上市的软件公司这个名号,成为了国内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之一。 既然要上市,就要融资,史大柱接受资本注入是迟早的事情。 Ashley不知道巨人集团的发展轨迹,他却是再清楚不过。 “先慢慢跟着,混个眼熟,等他们要融资的时候,咱们再进。” 他没有把自己的真实意图告诉Ashley。 事实上巨人集团因为斥巨资在香洲修建巨人大厦已经为巨人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史大柱被各方各界捧得无限膨胀,不断扩大巨人大厦的规划,最后导致资金链破裂。 1997年正好遇到亚洲金融危机,巨人集团彻底被这场大浪给打翻在地。 1999年史大柱不得不宣布,巨人集团在港城证交所退市。 从1991年的夏天往后看,真的就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一整个循环来了个全套。 关海洋要做的是低点入手巨人股票,然后在高点的时候将股票套现。 史大柱的巨人集团虽然不可能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