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产品突围 (第2/2页)
眼中。 90年代初期的百姓对于服装品牌的概念更是模糊。 不少人都是扯布回家,脚踩缝纫机给自己做衣服。 这个时代的裁缝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技术工人,做一套衣服都赚不来多少钱。 可不像后世随随便便订做一套衣服手工费都要成千上万元。 现在有不少人选择找裁缝给自己做衣服。 在这种情况下,你跟人说,某某地方开了个知名品牌扎堆的大卖场,估计没有多少人感兴趣。 更何况,1991年,国内的服装品牌太少了。 只有雅戈尔、波司登、雅鹿这几个牌子,连李宁也是一年前才刚刚开始涉足服装领域。 至于知名的国外品牌就只有耐克一个,建奥特莱斯,连品牌都找不齐几个,怎么玩? “陆东看起来不是笨蛋,他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水土不服的商业模式?还是说……你的判断根本就不对,真正的笨蛋是你?” 陆雨珊带着几分促狭的笑意看着关海洋。 “我也在想这个问题!”
关海洋摸着下巴,若有所思:“陆东是他们家的长子,按理说应该受到了很好的培养。 他们家都能放他一个人来内地寻找发展机会,可见对他的能力是信任的。 不至于连这点问题都看不出来。” “好啦,别想了,他们做什么又关我们什么事情。”陆雨珊道:“我们的服装品牌还没有打响,哪里有工夫给别人cao心。” “服装品牌这件事情不着急,先让我们的制衣厂发展起来之后,再cao心这个。” 陆雨珊想的是在江城的制衣厂,关海洋脑子里面的布局却不止这一块地。 顾泽轩和他合资的服装厂现在筹备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很快就要开始建厂。 对于这个厂子,他是有想法的。 现在还不是后世那种产品要做到细分,档次要有区分度成熟的商业氛围。 后世的男装还分商务品牌、休闲品牌、运动品牌、童装、老年装…… 档次高端的有Gio gioA ma i、LouisVuitto 、RalphLau e ,中端的有Gucci、Boss,低端的有U iqlo、Za a…… 这年头整个市场都是一片蓝海,哪里用得着这么细致的划分。 九十年代初期国人刚刚从思想禁锢和经济拮据的困境中走出来,大家的眼光也逐渐放开。 人们脑子里面最渴望的是摆脱旧时代的影响,紧跟时代步伐,追上潮流。 只不过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追求是盲目的,是无序的,没有特定的目标。 这也就造成了先前关海洋所说的,国人似乎并不在乎品牌。 现在不在乎,难道就代表永远都不在乎吗? 不在乎是因为不知道,不知道是因为还没有人把品牌这个概念植入到人们的心里。 在这个时期做奥特莱斯是不合适的,但这个时期却是做品牌植入的好时机。 关海洋想要利用和顾泽轩的合资工厂,将雨珊服饰的产品线扩充起来。 从而形成足够支撑品牌影响力的产品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