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六十七章 丢丢丢 (第1/2页)
大会堂,西游主题音乐会后台。 所有参与演出的人员都在紧张忙碌的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大海呢?” 顾北也到了后台,看到李诚儒,开口询问道。 “我也没瞧见,转两圈了都没找到人。” 李诚儒说着,正要拦下一个工作人员询问,却被顾北给挡下了。 “行了,既然交给大海了,咱们就别跟这儿捣乱了。” 顾北知道李诚儒不放心。 尽管大海已经二十多岁了,可是在李诚儒的眼里还跟孩子一样。 自打入行,每一部戏都是李诚儒盯着完成的,怕的就是大海出错。 其实顾北何尝不是一样呢。 天底下做父母也都是如此,孩子再大,在父母的眼里,也依然是孩子。 李诚儒还想再说什么,就被顾北拉着走了。 在休息室里,两人见到了许静清老师,一起的还有杨婕导演。 “杨导,许老师!” 许静清老师看到是顾北和李诚儒进来,挤出了一个笑脸:“来啦!” 看得出来,老爷子很紧张。 一辈子都没怎么抛头露面,可今天突然成了主角,心中难免忐忑。 “许老师,您别紧张啊!今个对你来说,可是大日子!” 许静清笑了:“我知道,我知道,可就是……到时候上了台,也不知道该说点儿什么。” 这段时间,许静清已经准备了无数份发言稿,在家里也是每天都在练习,可真到了这一天,没等上台呢,这会儿脑子里就已经是一片空白了。 “您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今个您就是站在台上骂人,都有我给您兜着。” 顾北说的虽然是玩笑话,但是,他知道许静清的心里肯定有怨。 他们这个时代的人确实淡泊名利,但是一直没人忽视,明明一首歌曲,是由词曲作者和演唱者共同完成的。 凭什么颁奖的时候,只给了演唱者和词作者,反倒是把最关键一个环节的曲作者给忘到了脑后。 人家就能享受献花,掌声,名利双收,到了他这里,直接邮寄到了单位的传达室。 没这么欺负人的! 见许静清不说话,顾北又说了一句:“许老师,今天就是要给您正名。” 杨婕也跟着说道:“对,小顾这话没错,老许,就是要给你正名。” 许静清用力的点着头,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李哥!待会儿介绍许老师上台的时候,隆重着点儿!” 李诚儒闻言忙道:“没问题,都交给我了,别的不行,咱这嘴皮子上的功夫可一点儿都没落下!” 听到他这么说,休息室里的人都笑了。 很快,时间来到了晚上七点半。 顾北也回到了观众席。 舞台上没有亮灯,随着一声丢丢丢…… 演出开始了! 第一首,自然也是最为经典的《云宫迅音》。 想当初人们对于古典名着《西游记》改编的电视剧,竟然用西洋的电子乐,都感到非常不理解,甚至有人给央视寄信,表达了强烈的抗议。 央视的领导也因此多次找到杨婕导演,表示要将许静清换掉。 当时杨婕导演是怎么说的? “要换他,就先把我给换了,人是我找来的,我觉得他最适合,换成别人我都不满意,要是出了问题,我负责,我一个人承担责任。” 就这样,杨婕导演一个人抗下了所有的压力,这才有了伴随着《西游记》一起火遍全国的多首传世佳作。 听着熟悉的音乐,一幅幅画面又出现在了顾北的脑海之中,原本已经有些模糊的记忆,又重新变得清晰。 随着时间的流逝,《西游记》早已经成为了一代经典,在许多人的童年里,每逢暑假电视台都会滚动巡回播放西游记,这也成为了一代人经典的童年回忆。 然而,《西游记》拍摄的过程有多难,只有像顾北这样的亲历者才明白,归根结底就一个字——穷,说句玩笑话,当年的《西游记》剧组穷的就只剩下演技了。 回想当年,央视的领导因为小日子版的《西游记》,深受刺激,于是拍板要拍中国人自己的《西游记》。 可说出这句话简单,真的要把《西游记》给拍出来,又何谈容易? 那时的央视资金是真不充裕,连最基本的资金都无法提供到位,小日子的《西游记》虽说情节雷人,但是它却不用面临资金难题,各种场景制作的恢宏大气,还融入了当时最先进的电脑特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