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9章 《河南赈灾现场办公会》 (第1/2页)
刘文俊等一帮官员,谁都没想到朝廷的钦差,会来的如此之快。他们也只是算计好了,今天是第一天迎接钦差。这也是理论上的数字。 也就是朝廷接到急报后,第一时间就能派出钦差。而且钦差一路上,昼夜不停地快速赶路。估计再迎个三四天,能够迎到钦差就算是快的了。 一众官员出开封城没多久,就看见了钦差仪仗。刚开始还以为是眼花了呢!这帮官员,还是没能赶得上真正的界迎。 这里离河南界碑,差不多还有五十里地呢! 李淼也不会在这种小事上做文章。这次朝廷任命钦差的速度,也是快了点。再说的确是自己来得太快了。 试问除了自己,还有谁会日夜兼程地往灾区赶。就是想赶,身体也吃不消啊!绝对不会比史湘云当初好太多。 李淼先是与刘文俊、周同文寒暄了几句,算是打过了招呼。这两人一个是总督,一个是巡抚,都是位高权重的二品大员。李淼也是给足面子! 接下来,李淼开始宣读圣旨。圣旨其实很正轨,就是有李淼全权负责河南救灾、安置事宜。河南当地官员,无条件配合钦差李淼的行动。 另外圣旨还强调了一下,尚方宝剑的作用。就是针对河南四品以下的官员,李淼有先斩后奏的权利。 其实这尚方宝剑的权利,已经很大了。皇上也真心希望,李淼能够圆满完成河南救灾、安置的差遣。 四品以下官员的处置权,已经相当不小了。 最起码府县一级的主官,李淼都可以凭借手中的尚方宝剑,一言而决!其实也就是要求府县一级的官员,积极配合钦差的救灾、安置事务。 李淼还是看到了刘文俊,在听到宣读完圣旨后的一丝喜色。李淼当然明白刘总督为什么会面露喜色。 因为在救灾问题上,李淼这个钦差,不再是按常规的监督救灾、安置。而是全权处置救灾事宜。 也就是说河南总督刘文俊,只是配合钦差而已。 换句话说,事后的责任也是同样如此。李淼彻底成了替死鬼。 刘文俊怎么能不高兴?最起码自己的命是保住了,能不高兴吗?刘文俊甚至在想,这次是谁帮了自己的大忙。想着事后怎么感谢人家呢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刘文俊想着这次头上的乌纱,肯定是保不住了。那以后该怎么起复呢? 李淼连喊了好几声,“刘大人,刘大人......”刘文俊这才反应过来,李淼也是看出了刘文俊心不在焉。肯定是高兴坏了,都开始想入非非了。 “刘大人,留下几名主要官员,汇报一下受灾情况,和救灾事宜。现在我们一起去黄河决提现场看看。边走边谈吧!”李淼平静地说道。 刘文俊自无不可,很快就安排好了。留下七八名高官和受灾地区的地方官员。其他官员全都回开封府等候。 河南巡抚周同文肯定得留下。周同文与刘文俊很多地方责权重叠,两人自然矛盾种种。相互攻讦,也都是常态。 这也是朝廷刻意安排的,便于朝廷更好的掌控地方。河南巡抚周同文现在也没有幸灾乐祸。虽然他升任河南总督的概率挺大。 但也必须保证灾后的河南,不出大乱子。否则他也会跟着一并倒霉! 虽然总督与巡抚互不隶属,但总督的品级高出巡抚半级。所以周同文也只能落后李淼、刘文俊,半个身位。一路上周同文也是心事重重。 众人边走边谈,贾环与李府的另一名家丁丁文明,在一旁记录。这让那些汇报情况的官员,都开始紧张起来。 一帮被问讯的官员,对灾情、和救灾的叙述也是极其认真。生怕有什么事落到纸上!这些官员对很多问题,都会考虑半晌才回答。 李淼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否则想听句真话都没有。李淼就是要把救灾过程中的主要事项,包括与官员的谈话内容都记录在案。 为了慎重起见,事后李淼会让这些汇报灾情的官员,再看一遍谈话内容,确认无误后,签上大名。 虽说不用画押,但还是遭到部分官员的抵制。 李淼不慌不忙地给这帮官员解释。“这本河南赈灾纪要,会记录这次河南赈灾的主要内容。为了保证赈灾纪要的严肃性,当事人都会签名。” “当然对于不愿签名的主要当事人,纪要中都会注明原因。”李淼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一众官员都知道,李淼绝对不好糊弄。 众官员汇报的内容,也都开始接近真相了。有些官员汇报的内容,显然含金量不高。都是大概、大约之类的用词颇多。一看就是不作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