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书生意气 (第2/2页)
这已经说明倭国在东亚的战斗力了,苏泽看向远方,如今是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而就在五年之后,倭国历史上的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通过狭桶间之战崛起,开始了“布武天下”的进程。 苏泽再一次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感。 此时倭国正处于战国时代前夕,还处于各方势力都在积极扩张的时候。 后世经常讲倭国战国时代称之为“村战”,指的也就是现在这个阶段。 实际上到了倭国战国时代中后期,战争的规模也已经不小了,整个倭国人口也有千万人。 等到倭国战国时代接近落幕,丰臣秀吉成为加封“征夷大将军”后,接近统一的倭国将目光看向了朝鲜。 倭国入寇朝鲜,而朝鲜作为大明的属国,万历皇帝派遣明军入朝鲜支援。 大明朝鲜的联军在朝鲜和倭国军队征战数年,双方你来我往,战斗也是非常的激烈。 苏泽并不小瞧倭国的战斗力,战争是最好的实践场所,经过倭国战国时代的养蛊,锻炼出来的倭国军队战斗力自然不俗。 若是以“村战”来贬低嘲讽,一味的觉得我大明战斗力无敌,那就眼光太狭隘了。 必须要正视,这伙入寇浙江的倭寇以真倭为主,主要是大内义隆、陶晴贤、秋月家的残部,还有一部分肥前大名松浦家的武士,总人数也不过是两三千人。 而在狭桶间之战中,织田信长带领的本阵精锐就有两千人。 织田信长的对手今川义元手下则有四万士兵,这个规模虽然有岁月史书常见的虚张声势,但是史学家也普遍认为是超过万人的职业军人的。 对于这个危险的邻居,苏泽是充满了警惕和防备的,而在狭桶间之战前的这几年,也是介入倭国战争的最好机会。 不过长宁卫的实力还是太弱了啊。 放下俞大猷的信,苏泽的学生林纯又冲上山来。 “阿泽哥,县城送来的信!” 苏泽接过信,这封信竟然是从官府衙门转过来的,苏泽拆开一看,是自己未来老丈人方望海寄来的。
方望海这封信是在俞大猷王江汀大捷之后寄出来的,信件的内容是刚刚在抗倭战争中立下大功劳的张经和李天宠,被锦衣卫押送回京了! 果然还是发生了啊。 苏泽叹息一声。 方望海到任江浙钞关使之后,自然要拜访主持抗倭的八省总督张经。 李天宠是浙江巡抚,也就是张经的下属,是主持浙江抗倭的方面官。 方望海在杭州拜会了两人之后,就准备南上江南,在江南先开始建设钞关。 可方望海还没走出浙江地界,就听到消息,京师兵科给事中赵文华上书,弹劾张经“养寇糜财,虚贼入乡。” 而此时正在浙江担任巡按御史的胡宗宪也在同一时间上书,弹劾张经、李天宠是故意拖延战绩,是等到“时局大坏”这才出击倭寇,是养寇自重。 明明刚刚大捷,张经和李天宠却被锦衣卫抓拿上京。 在方望海的信件中,苏泽也一窥其中的细节。 张经是老臣,曾经多次主持军务平叛,功劳大地位高,所以不愿意依附朝廷两大山头。 李天宠也是性格直率,喜欢在酒后畅论国事,因为大嘴巴得罪了很多人。 内阁首辅严嵩,内阁次辅徐阶,都曾经派人招揽二人,但是两人都不愿意附从。 这一次上书弹劾的赵文华是严嵩的义子,胡宗宪是严嵩的学生,严党的许多言官也随之上书弹劾。 而内阁次辅徐阶的老家就是松江,也是这一次倭乱最严重的地区,徐阶也暗恨张经没有及时援救自己的老家,清流一党竟然离奇的在这件大事上保持了安静。 整个科道之中,只有给事中李用敬、阎望云等上疏,为张经和李天宠辩解,说他们在王江汀大捷中的功劳。 可是皇帝为此大怒,说张、李是闻听赵文华弹劾后,方才进剿倭寇。遂将李用敬、阎望云也下狱。 整个朝廷再也没有人给张李二人说话,方望海在信中说两人凶多吉少。 苏泽叹息一声,历史的惯性之大,让他在福建的动作完全没能改变这些大事的发展。 在他那个时空中,张经、李天宠被判弃市,惨死在京师。 主持抗倭仿佛是一个魔咒,之前在福建抗倭大捷的朱纨,后来接替张经主持抗倭的胡宗宪,最后也没能善终。 总而言之,都源自皇帝对于手握重兵大臣的不信任。 嘉靖也很清楚,要平定倭乱必然要放权给手下,必须委任总督统管全局。 可是将这些权利交给手下,多疑的皇帝自然不放心。 因此一旦朝廷中有人弹劾,皇帝就会犯疑心病,历代抗倭大员的凄惨下场,就是皇帝对于手握重兵大臣的不信任导致的,这位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皇帝,连在他继位的时候立下大功劳的,帮助他弹压百官的首辅夏言都诛杀了,更不要说其他大臣了。 这老杂毛皇帝实在是太难伺候了。 苏泽将信上的内容告诉林默珺,林默珺惊讶的说道: “俞世伯说张总督日夜都在筹划抗倭,他都花甲了还亲自上阵鼓舞士卒,这样的好官竟然被诬陷?” 苏泽叹息一声说道:“浙江抗倭刚刚有些成果,朝堂上就有人跳出来摘果子,上下离心到这个地步,也难怪倭寇迟迟不能平定。” 林默珺想到自己父亲的遭遇,也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两人相顾无言,朝堂大事还是距离长宁卫太远了。 十月二日,新人知县到任,白知县终于交接完毕,南下赴任广府。 海瑞也正式接到朝廷任命,北上浙江淳安。 苏泽南平城外送别,赋词半阙,送别恩师,追忆自己在海瑞门下读书岁月。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本卷完 卷末,晚上新一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