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九章 闭门不开 (第2/3页)
李丽质这些孩子,李世民都没有让他们过来。 “陛……陛…下……” 长孙无垢那病白的面色未失半分,那虚弱的语气,连声音都有些听不清楚。 “观音婢,伱总算醒了,你千万好好歇息!放心,朕一直在!” 随即,长孙无垢那温婉的面上浮现一丝清醒之色…… 她感觉,她做了一个好长好长的梦…… 梦中,好像有苏凡在…… 是她,在对苏凡交代着什么…… …… 魏王府。 李泰面色涨红的砸着桌案,面色已然是气急败坏。 他身为当今皇后的嫡子,居然不准在母后昏迷的时候侍奉左右,却允太子李承乾侯在宫中。 这分明就是厚此薄彼! 这半年,他李承乾日益得到父皇更多的宠爱!李承乾拜得名师的消息他早就听闻了。 越是这样,这半年来渐受冷落的李泰,那心理的怨气就越发浓重。 “凭什么!凭什么!他李承乾不过大本王一岁,凭什么父皇就会多于宠爱他!” 身边。 一青年面色配合着愤懑,献言道。 “殿下,圣上身边,我想定然有jianian人蛊惑,不然,以殿下乃娘娘的亲子,却不能在此时侍奉左右!妄非常理啊!” 李泰面色愤然! “对!一定是他李承乾暗中作怪,一定是!” 如今,李泰的身躯,或许是吃的更多的原因,除了身宽体胖,个头儿也比李承乾高出了一截。 李泰那眼中,细闪着寒光。 不能在这样下去了,这半年,父皇几乎是对他不闻不问,在这么下去,他李承乾迟早要坐稳了这个太子之位。 论学识,他李承乾四书五经还没看完的时候,他已经在写辞论句。 论为人,他李承乾住进东宫,整日想着怎么出去玩耍的时候,他李泰就已经趁机大开馆舍,礼贤下士,广求声誉。 凭什么?凭什么? 凭什么太子是他李承乾? 这太子之位就应该是他的! 这半年,李泰的野心随着李世民的态度,日渐怪异! 这半年…… 除了自己主动去讨父皇欢心,父皇甚至是看都不看他一眼。 以前,父皇还会时不时亲自来魏王府检查自己的课业! 而自从这半年,父皇一次没有来过。 反而是那李承乾,被允许登朝听政,还广出风头。 自从之前太子登朝之后,东宫门前更是门庭若市,贤能拜求。 这怎能让处在十多岁的李泰矜名妒能! 随后,在周遭几位门客的附和声下,李泰眼中的怒火冲天。 “不能在这样下去了!” 李泰猛的一拍桌案,眼中闪过一抹厉色。 “你们几人,过来听言!” …… 第二天。 皇后苏醒的消息彻底传开了。 风声鹤唳了三日的长安,如同绷紧的弦慢慢松开了那么一些—— 民间传闻,听闻陛下请到了当世医圣孙思邈为皇后诊治! 一时间,孙思邈的声名大盛。 对于唐苏凡,李世民也是只字未提。 当这消息传到孙言甄的住处时,这几日暂住此地的孙思邈只能是一片苦笑。 不仅如此,今日一早皇上还给了厚重的封赏。 至于为何,李世民早就跟孙思邈私下中谈过了。 后面两日,皇后的身体慢慢在孙思邈的调养下,日见神光。 不过。 三日之后…… 承庆殿。 “陛下,沧州那边之事已经平定,不过听闻扬州也有人举众起事,声势不小。” 杜如晦面色严肃的说道。 三日之内。 大唐沧州,灵州,青州,这几个远离长安的属地,皆是爆发了揭竿之声。 以及或多或少有人在大做文章,明里暗里,皆是有了不义之举。 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作为一个从乱世过来的马上皇帝,李世民怎么不害怕这种苗头? 就连长安中,也更是因为那日的圣上夜巡遇袭而有人私下大做文章。 李世民得位不正的风头,时隔三年又一次风头盛起。 整个大唐,突然出现了许多不平的声音。 而长安城。 也是民心惶恐,议论非非。 为何那世家多年以来在谋求声望。 就是在这种时候,舆论声势,是能压死一个人的…… “让各地督抚,暗中审查,不得妄动刑事,安抚民众。” 最后,李世民声音一叹,眉深苦皱。 如今,大军在外,与突厥的战事如火如荼。 再加上这一遭,内外堪忧啊。 主要的是,这一次扰乱民心,对大唐不利啊。 李世民知道,那各地突然涌现的声音,肯定是有叛贼在处心积虑。 叛乱我整个大唐的民心! 房玄龄盘着老眉,缓缓说道。 “陛下,是否要发审邸报,或者与大唐书局发报,安抚民心?” 长安乃天下的中枢,不少的消息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