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小灵通,兵工厂 (第2/2页)
塔莉亚了,她熟悉,具体需要几套卫星宽带接入服务,到时候再说,大不了水电站一套,水泥厂一套,纳吉绍特一套。 到时候,王镇就可以上网自由了! 不能刷手机,日子过的苦啊! …… “来,让你看看我弄的新武器!” 靶场,老刘笑着招呼王镇。 工程进入平稳的建设期,需要老刘的协调的地方就不多,汽车修理厂那边又从蓝翔雇了30多人,交给了几个手下管理,他一下就清闲下来,没事就在琢磨武器。 “什么东西?”王镇笑着晃荡过来,他最近也清闲多了。 刚说完,就看到老刘掀开一块防雨布,“看看我的超级左轮!” “卧槽,你管这个叫左轮枪?这特么什么口径的?40毫米吧?这叫枪?” “对啊,为什么不能!”老刘哈哈笑着端起来,微微斜着抬起枪口,瞄准前面300米外竖起的靶子扣动扳机。 后坐力让老刘晃动了一下。 王镇就看到300米外“轰”的爆炸开来,这分明是枪榴弹! 老刘扎着弓步,哐哐哐继续扣动扳机,连续五下,300米外爆炸声接连响起,烟尘飞扬。 “怎么样,40毫米口径榴弹,40×46mm低速榴弹时,重量227克,预制破片300,5米致命杀伤半径,15米杀伤半径。” “这特么不就是南非的MGL榴弹发射器吗!”王镇眉头一挑,总算想起来这玩意是什么东西了。 南非,1985年左右研发出来的榴弹左轮。 类似的还有1960年美国生产Mk19榴弹发射器,弹链供弹,射速325发每分钟。 “是的,我就是仿造的MGL。”老刘笑着说道。
“确实是一款好东西,对咱们来说,能短时间提供巨量的火力支援。”王镇点点头,“不过,你做它干什么,直接买MGL不好吗?” “谁说这东西是给你做的!”老刘斜眼看着王镇。 “啊?那你是?”王镇挠挠头。 “你知道二战时期,美军击毙一个敌人需要多少子弹吗?”老刘忽然问道。 “知道,二战2万发,越战5万发,伊拉克20万发。” 老刘点点头,“即便是号称一个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我军,也需要40多发子弹才能击毙一个敌人。” “如果这个数据加上国军,将高达3000发子弹击毙一个日军。” “现在的南苏,包括整个非洲地区,虽然没到这么夸张的地方,但上千发子弹打出去一个人没死的事也经常发生!” “信仰射击,打完下班!” “就非洲子弹的售价,这帮军阀和政府有多少钱都不够扔的,但他们还没办法,毕竟他们总不能自己上战场吧。” “这帮非洲黑哥们也不傻,有时候我觉得不是他们没办法训练,是他们自己不想训练。”王镇笑着说道。 “所以,我就弄了这个出来,你觉得,基尔他们会不会喜欢,既然几千发子弹才能消灭一个敌人,为什么不用榴弹呢?”老刘笑着拍了拍桌面上大家伙,“一发40毫米榴弹,不用瞄的特别准,在没有掩体的情况下,落点在半径2米内就死定了,5米内必然击伤!” “这东西是曲射的,也就是说不用从掩体内出来就可以开枪了,安全,杀伤力大,哪怕是懵,杀伤力也比用子弹大的多,成本也更低,并且可以对付轻型装甲目标。” “然后呢?南苏武器禁售!”王镇摊摊手。 “南苏禁售,又不是说不让南苏自己生产!”老刘嘿嘿笑道。 王镇:地铁老人手机脸。 “卧槽,你想跟南苏弄兵工厂!”王镇一脸震惊,“这能行吗?这鬼地方,你确定?” “确定啊!”老刘点点头。 “我记得,单单是一条子弹生产线,全世界能玩得转的都没多少吧!” “确实,子弹看起来简单,但其实需要的技术含量很高的,雷汞的生产,火帽的生产,精度不够,很容易出现哑弹,就比如阿拉伯人搞出来的。” “那你还要搞兵工厂!”王镇瞪大眼睛,“别说你自己手搓,我怕累死你啊!” “变通,变通你懂不懂!”老刘嘿嘿笑道:“子弹生产不了,不代表炮弹生产不了啊!” “5.56毫米口径子弹,对精度的要求当然高了,每一个位置的角度,长度,精确到0.01毫米,但炮弹和榴弹要求的精度就低多了,误差在一毫米内就行。”老刘笑着说道:“当年咱们没能力生产子弹,却能生产炮弹,明白吧。” “而且炮弹需求量肯定不能像是子弹那么大啊!” “更何况,我没准备仿造美国的M381高爆榴弹,我肯定仿制苏联的制造工艺,安全性低一点,但足够简单。” “这……”听老刘这么说,王镇也觉得差不多。 别的不说,这种榴弹左轮确实合适非洲人用,最关键的是这就是个放大版的左轮,没什么专利。 榴弹的专利也早就过了,完全不存在法律问题。 这么一想,要是在南苏建设一家兵工厂,这算不算是填补了南苏国家空白! 兵工厂都有,生产点其他武器没什么问题吧? 一瞬间,王镇脑子里就冒出来很多很多结构简单,制造难度低的武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