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心与心的距离 (第2/2页)
,他们之间的对话多半都是点到为止,称呼是夫妻,但往往更像是刚认识不久的朋友,礼貌客气到刚刚好的程度。 挺奇怪的就是了... …… 再过一日就是立冬了,就算地处江南,街上也多了几分萧瑟寒冷的意味。 桂花巷的布料铺子外,李府的马车缓缓停下,一袭青色罗裙,上身棉袄打扮的李明珠走下马车,抬头看了看天色,便在掌柜和伙计的迎接下进了铺子。 “东家请,账本已经备好了。” “有劳宋掌柜...两浙情形如何?” “今年年景不错,两浙又起了叛乱,比起往年多收了许多蚕丝,”宋掌柜年近五旬,一看就是精明的生意人,“而且价也压了不少,库房那边已经堆满了,肯定能让东家满意。” 做起生意的时候,李明珠的模样便和府里不同了,她一路与掌柜谈着生意上的事情往铺子里走,需要做决定的时候也只是轻轻皱皱眉头,便能给出涉及大笔银子和人力的答案,能看出来掌柜和伙计对这个少女东家也很是服气,起码对于她的话或者决定都是一口应承下来。 一直聊到还要继续加大收蚕丝力度的时候,为人稳妥的宋掌柜才有些为难: “东家...是不是先缓一缓?李府十七间铺面,除了苏州的三间,开在各地的十四间都在收货,库房里的原料比起往年已经多了五成,要是再多...” 李明珠微微摇头:“只要价钱没涨太高,就继续收。”
眼下已经快到冬天了,冬天是人力最为廉价的时间段,也是苏州丝织行业每年最红火的时候。 毕竟偌大的苏州城,几乎家家都有绣娘,到了冬天闲着也是闲着,丝织商贾们总会雇用廉价的人力将收来的蚕丝加工成布,运往各地销售,而在苏州城内,只有三家大商有资格做更高的生意。 辽人的朝贡。 说是朝贡,其实更像是以物易物,辽人需要丝织品,大乾需要和平,每年过了冬,苏州织物总是要送到京城,然后几经辗转运到辽人手里。 长久以来,这些市场份额几乎是被苏州城内三家大商瓜分的,如果想要吃多一些,另外两家的碗自然就需要空一些。 只是觉得值得赌一把罢了,李明珠想。 她跳过了这个话题,一边盘账一边和宋掌柜聊些生意上的事,等到账盘得差不多了,话题也就越发轻松了些,不知怎的说到了那间小小书院。 宋掌柜的小儿子是在里面上学的。 “...最近明儿好学了不少,以前总爱胡闹,现在散了学也会看书了,倒是多亏了姑爷。” 这话有几分真心暂且不论,但多少是印上了当初老夫人的一番心思,李明珠也就含蓄的笑笑,然后便说到了讲故事的事情。 “按理说姑爷是先生,该如何教习,我等是不好多说的,不过小孩子的本性就是爱听故事,姑爷又宠溺他们,旁征博引虽然是正道,但还是该以学识为重...” 这话就透着股家长的忧心了,李明珠也只好点头称是,等到又闲聊一阵,才告辞离开。 坐在马车上发了会儿呆,她原本还打算去问问顾怀故事的事,可仔细一想,又觉得还是算了。 她自然是不想嫁一个呆板木讷的书生,但也不想自家相公去做先生,还要用这种小手段去取悦学生,固然学生学起来会上心些,但也少了做先生的威严...还是会落人口舌的。 但仔细想想,也许他有自己的考量也说不定,若是当面去问,怕是好不容易有的平和氛围也要荡然无存了。 毕竟他本身就是个普通的书生,学问一般,见识也一般,只是脾气好,也只能用这种法子去接手书院,尽量不给自己添麻烦...也许过几年会好些也说不定。 这么一想,那种无奈又涌上了心头,她又怎么会不明白,早晚有一天,她是会认命的呢? 就这样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