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三天两头】 (第2/3页)
织的同时,对长江制衣厂的管理也有抓得很紧。 “嗯!这个周副经理很有能力,这次立下大功了!” 唐仲源不由得佩服林志超的教导之才,手下可谓都是人才济济,随便拉几个管理层,就可以另开一份事业。 殊不知林志超手里的管理层,都是精挑细选应聘出来的,林志超并经常鼓励大家多学习、多看书,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以此激励大家上进。 “有功之人,自然年底会有奖赏,现在不急于赞扬他,要多磨练一下这些管理层。”林志超点评道。 倘若连年底都等不及,就急着邀功,这种手下不要也罢。 唐仲源很是认可林志超的御下之术,自己这位女婿旗下工人积极性都很高,享有较高的福利待遇;当然,这一点别人很难学,至少东方纺织就学不了太多,因为他需要考虑成本因素。 成衣、纺织都是用工大户,但附加值较低,所以工人工资普遍不高,东方纺织也不例外;倒是,唐仲源为了学自己的女婿,调动工人积极性,也实行了年底双粮的奖励,节日有少量的福利,薪水则和其它工厂差不多。 “对了,你那个鳄鱼恤品牌,什么时候开业?”唐仲源好奇的问道。 “预计六七月份了!鳄鱼恤品牌是做中高档品牌服装,要一举抓住香港中层阶级人士的衣着品位,所以这里面的工作很多。” 面料的选择、门店的布局装修、营销策划,设计款型等等,这些都需要一步步推进。所以,林志超也是慢工出细活,毕竟这是一个品牌的诞生,而不是代工成衣产业。 “嗯,有道理!一般来说,有钱人都喜欢去沪市老裁缝开的门店定制,而中层阶级数量庞大,更有机遇。”唐仲源点评道。 他便是沪市人,平常理发、购衣,都喜欢去北角,那里有他需求的。 林志超笑而不语,他要做的鳄鱼恤,迟早都会和香港的‘紫荆花’一样,能代表香港,成为一种印迹。 翁婿俩聊了一阵公事,唐仲源便起身告辞,对于最近林志超和小女儿的亲近表现,他们夫妇俩视而不见,等林志超提出来。 这件事并不是不能接受,只要林志超足够优秀! 香港的成衣厂大跌眼镜! 因为长江制衣厂接了非洲的订单,不仅没有亏损,反而获得了非洲商人的信任,继续获得了订单。 长江制衣厂因此在此通宵达旦的赶工,一时间羡慕一些成衣厂,也引起一些成衣厂的猜测。 “这一定是个陷阱,订单越做越大,然后突然不付钱,占更多的便宜!” “有道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非洲的订单还是不要接的好。” 大多数的成衣厂老板,对非洲订单的看法,还是没有太大的改变。 唯独,丽欣成衣厂的林白欣有些懊恼自己运气不佳,被长江制衣厂抢先一步。 “欣哥,不要懊恼,这种机会以后肯定还有的。我们丽欣制衣厂实力不弱,一定可以增加更大的销售渠道的。”于宝珠第一时间安慰道。 她心里也有些懊恼,但她明白,既然事已如此,更多应该振作起来。 林白欣点点头,说道:“宝珠,以后你就协助我打理丽欣制衣厂!” 两人的婚事已定,他又觉得于宝珠身上很有能力,可以帮到自己。 “嗯,谢谢欣哥!”于宝珠顿时非常的开心。 要知道,她现在是被纳妾,地位肯定不高;但如果能在事业上帮助欣哥,以后的地位便是水涨船高。 虽然是妾,但地位一定不会输给正室。 林志超携唐彩芸来到半山区的干德道看房,从今年开始,林志超便让胡兆煦在半山区替他寻找没有租客的半山房子。 若是有租客,那就是个麻烦事,毕竟此时香港没有租客法庭,麻烦事会很多。 “林生,这幢洋房虽然旧了点,但占地面积较大,有院落、车库.”中介耐心的介绍道。 林志超看了看,楼龄确实长,估计是二十年代的产物,不过这幢洋楼四周有围墙和铁栅栏,并有树木遮挡,私密性比较好。 干德道较出名的住宅有:太古洋行买办莫干生在干德道41号兴建一座宫殿式豪宅、吉席·保罗·遮打发展的私邸等,拥有不少仿宫殿建筑物。 “前业主是谁?”林志超询问道。 这个很重要,半山区住着不少名人,若是什么政D人士、军阀,那么保不准长期受到特务、手下的滋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