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1980_第1章 不辞而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不辞而别 (第1/3页)

    黄昏,当周建平提着极简单的行李出现在村头的时候,老远听见有人跟他打招呼,“建平,这是刚从外面回来吧?”

    周建平抬头望去,看见几位村民正在村头的空地上闲聊,跟他打招呼的那位,论起来是周建平的长辈,“叔,你们在这儿乘凉?”他答非所问,没有驻足,直接朝他家的方向走去。

    望着周建平的背影,几位村民在背后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这小子不是周学成家的老大吗?听说高中毕业了,啥都没考上,整天也不见人影,不知道忙些什么?”

    “是啊,自从回到村里,也没见他下地干过几天活,谁知道在外面捣鼓些啥?”

    ......,周建平离他们越来越远,背后议论的声音便消失在空气中了。

    回到家里,父母既惊又喜,“建平,你可回来啦,这段时间你上哪儿去了?你这一走,可把我跟你爸惦记坏了。”母亲陈秀华说。

    望着一副落魄相的儿子,周学成也关切地问:“建平,你这一走就是一个来月,也不跟我们打个招呼,你在外面都干什么了?没啥事儿吧?”周学成怕儿子在外面惹出什么祸端。

    无论父母问什么,怎么问,周建平都一言不发。

    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做生意,本来计划周密的事,到头来却是这样的结果,面对父母的询问,周建平无言以对。

    自从押着货物往回走,十多天以来,周建平没有得到过一次充分的休息,加上生意上的打击,他疲惫不堪,极度困乏,把行李往床头一扔,倒下便呼呼睡去了。

    ......

    周建平曾就读于华兴市第六高级中学,外界简称华兴六中,这是华兴市排名前三的重点中学,处于教学一线的几十名教职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受他们的影响,学校两千余名师生的思想空前活跃,对社会上每一天发生的新鲜事都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学校cao场旁边,长长的阅报栏跟前,每天晚饭后都会聚集很多读报人,其中既有老师,学生其实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如饥似渴地从报纸上了解国家政策和发生在全国各地的新闻。

    和许多同学一样,周建平也被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激励的热血沸腾,但是,他又会冷静下来,在阅报栏跟前既关注政策性新闻,又对诸如“何必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通向成功的路不止一条”这样的文章感兴趣。

    升学考试后,残酷的现实降临,低得出奇的升学率,让周建平和超过百分之九十的高中毕业生成了落榜者,因为家里太穷,回校复读是他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接下来,回乡务农这个更加严酷的现实就在前面等着他。

    “像父辈一样把自己圈在那一亩三分地上?那简直太可怕了!”想到这个问题,周建平不寒而栗。

    “报纸上说现在很多政策已经放宽了,外面的城乡早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死守那一亩三分地,实在有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周建平心里感叹道。

    然而,自己的家乡元坝村,连广播都没有,大队支部倒是有报纸,全村人又有几个识字的呢?他们能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带来的nongnong暖意吗?

    带着高考落榜的遗憾和对现状的无奈,周建平回到村里,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得和社员们一样下地干活。那时正值夏秋季节,烈日的暴晒,繁重的劳动,生产队那些没完没了的农活,让周建平一刻也不想在这样的环境待下去,他恨不能马上离开这个贫穷落后的地方。

    周学成看出了儿子很郁闷,他开导道:“你自己没有考上,怨不得别人,既然回到村里就得认命,安安心心当个农民吧。”

    “建平,我们知道你念了十多年书,回到村里吃不了这份苦,可是村里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就算再不情愿,你也没有别的出路呀!”陈秀华也替自己的儿子哀叹道。

    父母的话,周建平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爸,妈,我想出去闯一闯。”周建平鼓起勇气道。

    “什么?出去闯一闯,你拿什么出去闯?出去你能干什么?建平,你也老大不小了,还是高中毕业生,应该给下面的兄弟姊妹做个榜样,应该懂事了,我们劝你还是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个农民。”显然,父母并不支持周建平的想法。

    但是,周建平在学校就知道国家政策已经放开了,报刊广播天天都有这方面新闻,就连政治课程和高考政治试卷里都涉及相关的内容。回到农村快一年了,周建平一直在思考,既然赶上了这个时代,就不能把自己的一生禁锢在这偏远贫穷的村子里,他要走出去,管他外面的世界精彩也好,无奈也罢,周建平都想亲自去感受。

    还在学校念书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