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9章 致敬 (第2/3页)
在会议桌旁,坐着一个头发稀疏的男人, 他身材高大、浓眉大眼,右手食指和拇指间夹着一颗未点燃的烟卷,烟瘾犯了,便将之夹在人中处嗅一口,解解馋。 此人正是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他创作的科幻影响深远,如“时间旅行”、“外星人入侵”、“反乌托邦”等,都是20世纪科幻中的主流话题。 听到开门声,他头也不抬, “餐食就放在门外吧。我暂时还不饿。” 凡尔纳听得笑出了声, “你当然不饿,现在才不到下午两点钟。” 威尔斯的目光恋恋不舍地从手中文稿收回,缓缓抬头,说道:“凡尔纳先生,你可算是……唔……陆教授!?你是陆教授吧!?太好了,终于让我给逮到了。” 他站起身,冲过来与陆时握手, 因为过于热情,甚至踢倒了陆时脚边的那摞投稿, “陆教授,我太喜欢你的作品了。之前在读《乡村教师》的时候我便惊为天人,最近的《朝闻道》更是令人震撼。” 由于受到科学家们的追捧,《朝闻道》的影响力迅速蔓延, 巴黎、伦敦、柏林…… 通过电报,欧洲的主要城市都已经传播开了。 陆时看向地上的稿件, 上面被踩了鞋印。 他说:“那个……没关系吗?” 威尔斯摆手, “没关系。这些稿件,有几篇的内容确实新颖、值得一看。但作者投错了地方,明明投给期刊会更好,却偏偏要参加奖。” 说着,用脚将稿件拨到一边, “别管它们。” 他遂将目光锁在陆时身上, 盯—— 眼神温柔而深邃,如同温暖的阳光洒下,就像看着梦中情人。 陆时不动声色地后退两步, “威尔斯先生?” 威尔斯这才回过神, 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表现有些过,赶紧解释:“陆教授,之前,我多次请求乔治将你引见给我,但你一直很忙,又是怀特岛、又是美国、又是斯德哥尔摩……” 陆时诧异, “你认识萧先生?” 威尔斯点头, “乔治一直想将我带入费边社。” 陆时这才想起确实有这么一段历史, 1903年,威尔斯成为费边社社员, 但对于费边社温和的、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他仍然认为过于激进,最终和萧伯纳等前辈产生分歧,最后退出组织。 陆时说道:“我们坐下聊。” 几人互相打过了招呼,各自落座。 威尔斯继续刚才的话题, “我之所以想见你,就是希望能和你聊聊科幻的创作。” 威尔斯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作品,内容涉及科学、文学、历史、社会及政治等各个领域,是最多产的作家之一, 对他来说,创作即是延续生命。 也难怪他会如此狂热。 陆时问:“威尔斯先生有什么想法吗?” 他刚一问完,威尔斯就出人意料地从怀中摸出一张纸, 上面是很小的字体, 密密麻麻,一共有二十多个问题。 “啊这……” 陆时人都懵了。 威尔斯却是不耻下问, “第一个问题,在《朝闻道》中,你塑造了排险者这个外星人。你为什么会将之描绘成,‘他的五官太端正了,端正得有些不现实,像某些公共标志上表示人类的一个图符’?” 陆时愕然, “这是……这个问题怎么理解?” 威尔斯解释:“陆教授,我只是好奇,你心目中的外星人为什么会那样?” 这叫什么问题!? 恐怕拿它问电工大刘,大刘都得斟酌个一分钟才能给出答案。 一旁的凡尔纳笑了, “陆,你没读过赫伯特的作品?” 陆时恍然。 威尔斯在许多中对“大脑袋”的外星人的描述,一直是后世科幻中对外星人的“标准形象”, 甚至,可以说是“刻板形象”。 陆时摇摇头, “说实话,关于外星人的形象问题,我没有多想。不过,仔细想想,远高于人类智能的外星人,为了兼容人类的理解力,将自己的形象变得‘平易近人’一些,并非不能理解。” 威尔斯应和道:“嗯嗯……原来如此……” 陆时看过去, 没想到,对方正埋头记笔记。 他不由得满头黑线,  ̄□ ̄|| 自己最近遇到类似的事实在太多了。 威尔斯记完了,继续提问:“第二个问题,在《乡村教师》……” 陆时打断:“等等!” 他指指桌上的那些投稿, “我们一边看稿、一边聊吧?” 威尔斯这才想起自己不是来求学的,而是来当评委的,不由得有些尴尬。 他转入正题, “此次的投稿,有几篇还算不错。” 说着,拿起一摞, “例如这个叫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小伙子……额……好吧,我就比他大五岁,叫人家‘小伙子’好像不合适。总之,他的这篇……陆教授,你怎么了?” 威尔斯看到陆时正在发呆,不免诧异。 陆时“啊?”了一声, “没有。没怎么。” 他确认道:“你刚才说,作者的名字是……” 威尔斯重复: “马塞尔·普鲁斯特。” 陆时:“……” 未来的诺奖获得者、意识流的开山鼻祖、《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 马塞尔·普鲁斯特。 这样的人物,竟然投稿科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