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代入感 (第3/4页)
会看到忏悔、自卑? 再或者,以那些和娜娜发生过关系的男性为主视角创作, 他们会觉得自己是被欺骗感情的受害者吗? 夏目漱石说道:“《我是猫》以猫为第一人称视角,就是为了增加趣味性,再加上猫眼看世界,有更多讽刺、调侃,也属正常。” 陆时点头, 运用这种方法的文章很多, 中国人最最熟悉的,应该便是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了。 还有, 《秦腔》,叙事主人公是个疯子; 《尘埃落定》,傻子。 但要说最变态的,还得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主人公简直将自己和人类分割成了两个物种。 这种写法可以增加代入感, 读《狂人日记》的时候,读者难免背后直冒冷汗,觉得自己会被“吃人”的社会“吃掉”,因为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不是那个狂人, 尤其是鲁迅在序中就介绍了狂人结局—— 疯病被治愈。 这让代入感变得更加突出。 夏目漱石说道:“陆,不同的视角能提供不同的角度,主要看你想让读者们代入谁。当然,最稳妥的还是第三视角,只要把故事讲好,总归不会错。” 陆时肯定也是懂的, 思索一阵,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带引号的“我”。 他当然需要读者们代入卢卡斯。 夏目漱石一看这个就来劲了,摆出一副老前辈的模样介绍道:“陆,根据我创作《我是猫》的经验,这种写法还是有难度的。” 陆时接过话头, “是的。很多环境的变化,必须依靠次要人物反应;对人物的感受、评论,也要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经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推进情节开展。” 夏目漱石:“……” 沉默了。 陆时有些疑惑道:“怎么了?为什么忽然不说话了?” 夏目漱石轻咳, “啊哈哈……你说的对!在一部中,主人公如果是红花,次要人物和配角就是绿叶。” 陆时说:“这是一种烘托的手法。经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烘托主人公的活动,从而到达塑造人物的效果。” 夏目漱石:“……” 他终于发现了,自己想教陆时,简直是自讨没趣。 陆时哪用得着别人来教啊? 所谓的“好为人师”,就是指自己。 夏目漱石拿起了逗猫棒, “吾辈,过来。” 自己教不了陆时,还教不了一只猫!? 吾辈:“喵~” 不屑地扫了眼夏目漱石,跑到陆时脚边蜷成一个大rou球,满足地“呼噜~呼噜~” 夏目漱石满头黑线,  ̄□ ̄|| 陆时没有管这耍活宝的一人一猫, 他在纸上大致写了写梗概,随后便搬动椅子,重新坐到打字机前, 噼里啪啦—— 一行行的文字出现。 夏目漱石不想被剧透,又忍不住想读,索性决定眼不见为净,给吾辈拴上遛猫绳,牵着它出门了。
转眼,陆时敲了一个多小时,故事的铺垫完成。 恰好外面传来了敲门声, “夏目先生,陆教授回来了吗?” 是玛格丽塔。 陆时一边活动腰肢,一边走过去开门。 公主殿下就站在门口, 或许是因为今天去了舰队街办公,所以她穿着一套女性西装, 尽管裤腿下沿溅上了一些污雪,仍然显得精明强干。 玛格丽塔探头看了眼屋里, “陆教授,只有你?” 陆时点点头, “嗯,夏目带着吾辈出去遛弯儿了。” 他闪身将对方引进屋。 玛格丽塔轻快地跳进来,随后可爱地白陆时一眼,说道:“陆教授,你也真是的,怎么能顾头不顾尾呢?” 一边说着,一边摸出一个礼盒。 陆时问:“这是什么?” 玛格丽塔撇撇嘴, “勋章盒。” “啊这……” 陆时一拍脑袋,这才想起自己戴着勋章直接就走了,竟然没带走“产品外包装”。 玛格丽塔有些无奈, “不列颠帝国勋章的秘书、注册官、纹章院长疯了一样找你,谁曾想,你直接走了。” 陆时尴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