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4章 永垂不朽 (第2/4页)
因为看到奇葩场面,有点儿没反应过来,愣神了好一阵, 他:“伦敦那边有篇论文,希望各位教授过目。” 众人听得有些疑惑, 伦敦大学学院的论文,直接发刊就是了,没必要送来给剑桥的人挑刺, 这不是自己找不痛快吗? 詹姆斯看了眼标题―― 《lu,永不消逝的文学巨匠》。 他有点儿懵, “陆教授应该年纪不大吧?这就‘永不消逝’了?” 有人:“老詹,这话可不对。人家写的是陆教授的文学地位,又不是年龄。lu在欧洲何止‘永不消逝’,简直就是‘永垂不朽’嘛~” 这话立即获得了众饶认同。 詹姆斯怀疑, “写陆时的论文那么多,不知道这篇会不会有什么新意。” 有人:“伦敦大学学院敢送来,应该有真东西。” 他们凑上前阅读。 第一部分,《坚定的童年》。 里面讲述了陆时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脱颖而出的, 整个历程就像修仙网文, 从外门杂役,一直到内门弟子之首,竟然看得让人有些热血沸腾。 大家心中同时产生了一个想法: 不愧是陆教授! 年纪就表现出了赋! 有韧声道:“这种论文写作方式倒也常见。作家首先是人类的一员,人生经历塑造其创作思路。” 像这篇论文的例子很多, 斯蒂芬茨威格的《三位大师》; 罗曼罗兰的大量名人传记。 它们不能算论文,但作为文学研究和文学史的补充,已经够格了。 詹姆斯沉吟, “不过,陆教授从未在公开场合谈论这些吧?” 这么想着,他将论文翻到最后一页。 作者:natsumesoseki. 明显是个日本名字。 有人:“我对他有些印象……唔……对了!陆教授的室友是不是那个写《我是猫》的日本人啊?如果是他,那论文的可信度肯定没问题。” 詹姆斯摊手, “何止是室友。” 他指指文章最后鸣谢的部分, 感谢了史密斯教授的悉心指导; 感谢了宠物猫吾辈和宠物乌龟懒的贴心陪伴与鼓励; 感谢了室友陆时对文章最后的润色、修改; …… 教授们全部傻眼。 陆时润色也就罢了, 还修改? 换句话,这篇论文的第二作者不就是陆时本人吗? 詹姆斯喃喃道:“我写我自己……” 他双眼蓦地一亮, “那这里面应该有关于《洛丽塔》的解释!” 完便开始仔细翻找。 果然,在《lu,精于文字的伟大作家》一章中找到了相关内容: ―― 的开头用了四个概念, 生命之光、欲念之火、罪恶、灵魂, 它们都是极抽象的,但唇齿之间却充满欲望。 而结尾亦有四个意向, 野牛壁画、使、颜料、十四行诗, 都十分具体,且与时间和永恒有所关联,与开头形成呼应。 …… ―― 沙沙沙―― 屋里响起了记笔记的声音。 如果这篇文章只是夏目漱石所写,在场的教授们绝不可能有此动作。 但现在的问题是,论文还有个第二作者―― 陆时本人。 这就相当于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作者跳出来告诉考生中心思想, 那能有错吗!? 大家闷声不吭地记笔记。 又过一段时间,詹姆斯才想起正事,问道:“伦敦大学学院把这篇论文送来,应该是想炫耀吧?” 其余人面面相觑, “……” 无法反驳。 詹姆斯又问:“那我们该如何回复呢?” 这虽是一个问句,但大家心里对答案一清二楚。 把本尊都请出来了,还能怎么回复? 有人搭腔道:“当然要,‘所有内容真实可查,没有任何扭曲、抹黑、诋毁的成分。作为文学研究的论文,可树为典范,当得各高校文学院的学生学习。’” 大家附和着点头, “这篇论文也会永垂不朽的。” 永垂不朽是因为写对了主人公。 懂的都懂。 …… 泵堡。 叶卡捷琳娜宫,主卧室。 这里的家具布置已经完全变了。 宽阔的大床被放到了角落处,取而代之的是一张长桌,桌上摆放着陆时全集。 在四周墙壁竖立着大量的木质书架, 放眼望去, 作者:lu; 作者:lu;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