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尽力而为,但求问心无愧 (第3/4页)
梁启超“嗯”了一声,直视着陆时,问道:“陆教授,您可曾听说过林乐知?” 陆时一愣,立即懂了对方来此的意图。 他朝对方抱拳, “任公拳拳回护中华文化之心,让人动容。” 梁启超抿唇,没接茬。 旁边的章太炎说道:“这林乐知是何人?” 陆时回答:“洋人。” 章太炎怔了怔,低声道:“这洋人倒是会给自己取名字,乐天知命,颇有些韵味,应当是有意愿融入中国、了解中国的。这种人,一般是传教士吧?” 陆时冷哼了一声, “融入?正好相反,他不想融入汉文化,并且是坚定的欧洲中心……简单来说,他没有一点文化交流的包容。” 说着,陆时转向了梁启超, “应该举夏查理的例子,他才是首批鼓吹废除汉字的外国人。” 听这名字,应该又是传教士。 到这儿,章太炎总算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哂笑一声, “梁先生,陆师可不是你想的那种人。他编纂《拼音字母表》,为的是推广汉字,而非取缔。” 梁启超指指桌上的纸, “那这个该如何解释呢?” “啊这……” 章太炎无法反驳。 如梁启超所说,如果只考虑拼读、不考虑拼写,那些拼音的省略、变体全然没有意义。 他看向陆时, 眼神闪烁,发出无声的询问。 没想到,陆时一摊手, “我毕竟一直在英国发展,所以或多或少会带出一些英语的书写习惯。任公、太炎先生,你们如果觉得我给出的方案不合适,不妨自己也想一想,甚至在以我的方案为基础进行修改,我也是没意见的。” 梁启超:??? 章太炎:??? 两人都被陆时给整不会了。 章太炎说:“陆师,你可不能撂挑子啊!” 陆时也很无奈, 因为从历史的角度讲,汉语拼音确实是为了取缔汉字而出现的,所以才会有拼读和拼写不一致的问题。 梁启超说道:“所以说,陆教授是拥护汉字的。” 陆时点头, “当然。时隔两千年,依然能读懂祖先燕然勒石留下的碑铭文,这放在哪个民族都是值得被吹上天的事,谁会想灭之而后快?” 这话说得有趣, 章太炎哈哈大笑, “好一个‘吹上天’!” 梁启超也不由得露出笑容,说道:“看来是我错怪了陆教授。是啊,废除汉字真的是会葬送华夏文明,使文化断带。而且,汉语词汇表达准确,纵观环球,又有哪些语言能做到呢?” 陆时笑, “这话可不一定对。” 他将桌上的纸翻面,在空白处写下一个段子, ―― 甲:“你这是什么意思?” 乙:“没什么意思,就是意思意思。” 甲:“你这可不够意思了。” 乙:“小意思,小意思。”
甲:“哼哼……你这人还真挺够意思的。” 乙:“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 甲:“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乙:“哪里哪里?分明是我不好意思。” ―― 梁启超和章太炎看得头昏脑涨。 两人的第一反应,陆时写的是一个相声段子、一段顺口溜, 但仔细琢磨,渐渐品出味儿来了, 这段对话,分明是乙给甲塞钱送礼、求甲帮忙办事的过程,表现得活灵活现。 陆时说:“任公,你现在还抱有之前的观点吗?” 梁启超不由得苦笑, “陆教授啊,你是真厉害!我说不过你!” 陆时又道:“而且,说句实话,我是做报业的,对现在最新的打字机和印刷机有了解。从传播的角度讲,汉字拉丁化以后,印刷效率会提升好几个台阶。” 当然,在数字化之后,那种优势便不复存在, 甚至成为劣势。 梁启超和章太炎都晕了, 他们搞不懂,陆时到底是哪边儿的, 怎么感觉他在废除和不废除之间反复横跳? 梁启超不解道:“陆教授,您能不能告诉我,您的真实想法是?” 陆时笑, “我现在就可以明确地表态,我不支持废除汉字。但又不可否认的是,产生废除汉字的思潮并不奇怪。那些人虽然和我们的观点不同,但也怀揣着寻求强国出路的赤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