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招生问题 (第3/3页)
和新闻学,难道到了大三再转读物理学?
那样的话,前面花的时间就全都白费了。 旁边的巴特勒不由得勾起一个邪恶的笑容, “陆教授,你很懂美国嘛~” 陆时说:“我毕竟是《全球高校排名》的主要编纂人,这些门道还是清楚的。再说了,人家哈佛都这么玩,你们肯定得跟进啊。对了,你们不是要搞常春藤联盟吗?” 巴特勒点点头, “是。我之前就听艾略特校长说了,‘常春藤’还是你起的名字。” 早期的常春藤学院只有: 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和普林斯顿, 共4所。 而4的罗马数字为“IV”,加上一个词尾“Y”,就成了“IVY”,英文的意思就是常春藤。 几人继续往前走, 路过的学生看到校长巴特勒跟着一个东亚人走在一起,不由得投来好奇的目光。 很快,有人认出了陆时, 窃窃私语四起, “刚才那个是陆教授吧?我特别喜欢他的《颠倒》。” “那部戏剧是挺不错,符合咱们美国。但他的戏剧里,我最喜欢的还是《是!首相》,把垂垂老朽的英国讽刺得体无完肤。至于,我最喜欢的是《洛丽塔》。” “对了,他是不是还是咱们学校的董事?” “何止是董事!新闻学院他也有份。” “倒也正常。他毕竟是《镜报》的大老板嘛~” …… 渐渐地,学生们变得蠢蠢欲动。 甚至有人拿出了书,想找陆时签名。 古德曼很狗腿地凑上来, “陆爵士,给你。” 他递上一支笔。 陆时:??? “干嘛?” 古德曼做了个书写地动作,随后微妙地眨眨眼,说:“签字的时候,你会需要的。” 陆时白了对方一眼,正要吐槽, 忽然,有学生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叫道:“请问是陆时教授吗?” 古德曼笑笑, “看吧,说什么来什么。” 陆时无奈,拔掉笔帽,转向那几个学生道:“没错,我就是陆时。有什么事吗?” 他问的同时在心里思索,该签汉语名还是笔名。 对面的学生诧异, “你……唔……陆教授,你为什么拿出了笔?” “啊这……” 陆时盖上笔帽,问道:“什么事?” 学生小心翼翼地看了眼巴特勒,随后问:“陆教授,你真觉得新闻学适合成立专门的学院吗?我们承认,他或许是科学,但是……” 不知是在整理措辞,还是后面的话有些难以启齿, 他“但是”了好一阵,愣是没说完。 后面的学生忍不住了,上前一步, “陆教授,你觉得新闻学真的是科学吗?如果是,为什么要要求新闻学院毕业生的双学位比率?如果不是,为什么要要求新闻学院毕业生的双学位比率?” 两个问句一样, 但表达的意思截然相反。 巴特勒皱眉, “不要打扰陆教授。” 陆时摆手,开玩笑着说:“无妨,让他们畅所欲言吧。咱们不是担心新闻学院不好招生吗?不如借此机会解决学生们‘思想上的问题’。” 巴特勒环视一圈, 周围的学生越来越多,都在小声议论,一副看热闹的模样。 他不免担心, “陆教授,你之前没有准备啊。” 如果回答不能服众,新闻学院的招生会更麻烦。 陆时摊手, “我现在说‘无可奉告’,难道就没问题?我做媒体,深知这个词会被如何解读。” “啊这……” 巴特勒有些头疼,但终究无法反驳, “那好吧。” 只能充分信任陆时了。 陆时转向那些学生,问道:“你们为什么会觉得新闻学不是科学?” 那名学生说:“我觉得新闻学是服务业!” 陆时:??? 震惊地问对方:“你是不是还要说,新闻学的本质是‘舔’?” 学生“啊?”了一声,挠头说道:“我之前还真没这么想过。但你现在一说,感觉确实有点儿像。” 陆时上下打量对方, “你姓张?” 学生摆摆手, “不不,我姓威廉姆斯。” 陆时笑笑,说道:“新闻学是服务业,这一点没错。但你认为服务业就是‘舔’,我想,你的理解出了问题。” 姓威廉姆斯的学生不服道:“大部分人是这么想的吧?” “啧……” 陆时咋舌道:“你是哥大的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大部分人想的就一定正确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