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教父》?《大佬》! (第3/3页)
br> 之后转向陆时,
“陆教授,我们接着说刚才的话题吧。关于经济危机,你似乎反对自由经济。” 陆时说:“政府适当干预还是有必要的。拆分托拉斯只是第一步,如果没法扭转经济的颓势,我认为罗斯福总统会进一步整顿金融市场,然后控制工业和农业生产,之后进行分配。” 现场陷入了安静, 几个美国人都面面相觑。 忽然, “不可能!” 小罗斯福说道:“这听上去是配给制!美国不可能实行!” 陆时摊手, “好吧~我不是经济学家,说的话没有可信度。” 他还没说凯恩斯主意的精髓—— 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改善平民收入。 如果说出来,小罗斯福肯定当场爆炸。 小罗斯福大概是觉得陆时的经济学水平确实很差劲,便不再问下去了,岔开话题, “刚才说起服务业的时候,陆教授提到了平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吗?” 陆时笑, “上一次采访,我不让你问《颠倒》和《排华法案》。看来,你憋着一肚子不满呐~” 小罗斯福笑, “我说的是服务业中甲方和乙方的平等,又不是各族裔间的平等。你硬要往那方面理解,我也没办法。” 这小子,倒是滑头得很。 陆时思索片刻,考虑到为之后的事铺路,遂说道:“那我来讲讲教育方面的平等吧。孔子说,‘有教无类’,指的是教育不分高低贵贱,对哪类人都一视同仁。” 小罗斯福还是知道孔子的, 他说:“那是距今几千年前了,孔子确实是伟大的先哲。据我所知,欧洲最早实行义务教育的德国,也是从1619年才开始的试水。” 陆时摆摆手, “这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一种权利,你求学,我就教;而后者是义务,你不学,我要追在你屁股后面教,还要教会你。” 这个说法幽默, 现场三个美国人都笑了。 小罗斯福又说道:“据我所知,孔子还有一个观点——因材施教。” 陆时说:“不矛盾。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嘛~” 之后,两人在这个话题上展开讨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陆时又做了几个摆拍, 采访至此结束。 天色已暗, 别墅和周围的环境逐渐沉浸在一片宁静的氛围中。 天空中出现了几颗星星,为这片宁静增添了几分诗意和浪漫。 小罗斯福在笔记本上写下最后几行: —— 谈到这里,时间也差不多了。 月光照在陆教授身上, 他的双眼明亮,闪烁着无比智慧的光芒。 或许,各校应该招收更多少数族裔的学生, 因为美国是包容的。 美利坚不朽! —— 写得十分有煽动性。 陆时看了都不由得佩服, 心想, 难怪对方最后会能选上总统。 小罗斯福收好了东西,随后道:“陆教授,昨天傍晚,有个中国人到访哈佛,想为他的‘公司’聘请法律顾问。我对这件事挺感兴趣的。” 他指的显然是司徒美堂。 陆时好奇, “你为什么感兴趣?” 小罗斯福道:“因为这个‘公司’有些特殊,在唐人街被称为‘堂会’,而我们,一般管它叫‘帮派’。能做帮派的法律顾问,应该是很有趣的人生经历。” 陆时说:“那我祝你好运咯~” 小罗斯福笑道:“感谢。” 他犹豫片刻,又道:“坦白讲,我第一次见准备放弃烟馆的帮派。这也是我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属实是少见多怪, 毕竟,“吸烟”在现代美国都快合法了。 小罗斯福说:“陆教授,你应该不沾那些东西吧?” 陆时点头, “当然。我连雪茄都不抽,酒都喝得很少。” 小罗斯福继续道:“可惜啊……那件事在唐人街很难推行。陆教授,你有没有想过写一些相关的作品?” 陆时怔了半晌, 心想, 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事呢? 恰逢司徒美堂的安良堂要对唐人街进行改变,或许自己的作品对海外华人会有帮助。 只不过,循循善诱式的作品效果能明显吗? 陆时在心中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答案—— 没有效果。 既如此,就放弃循循善诱罢。 他决定站在司徒美堂的角度进行创作,写一个类似《教父》那样的作品。 当然,要做出大量修改, 因为《教父》讲的是意大利“家族”,与华人的堂会相去甚远。 陆时问小罗斯福: “你准备接受那份工作吗?” 小罗斯福不置可否,反而问道:“陆教授,你呢?你准备写相关的故事吗?” 陆时也没回答, 但他已经想好了,以戏剧的形式创作, 就叫《大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