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0章 你别误会,我说的不是美国 (第2/3页)
/br> 看到总统和世界级的文豪握手,现场又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么过了半分钟, 陆时和老罗斯福握着的手都有点儿酸了,彼此放开。 艾略特适时道:“各位同学,请有序离场。” 学生们离开, 礼堂内逐渐变得空旷。 陆时也登上了舞台,对演员们真诚赞道:“你们演得很好,几乎演出了《大佬》的神髓。” 李杰谨慎地看了眼老罗斯福,又看看《深红报》摄影师手中的相机,讷讷地不知该说什么。 李黛倒是轻松些, 她好奇道:“‘几乎’?陆教授,我们还有哪里可以进步吗?” 陆时笑, “想进步挺难的,但不怪你们。就比如庭审的那些剧情,你们确实拿捏不好。” 体验派的演员是需要生活的, 让他们演白人律师、法官、检察官,难度过大。 老罗斯福说道:“我刚才也觉得,庭审的部分有些一笔带过的意思。当时我就在想,可能是陆教授不了解美国法庭,又或者是为了照顾演员,做了取舍。” 陆时回答:“是后者。” 他聘请了古德曼,法律问题都能解决。 老罗斯福有些遗憾, “可惜,可惜了。” 他摘下眼镜,用手帕擦了擦,问道:“要不,你把剧情完善好,我帮你联系一些本土演员?毕竟要去国家剧院进行演出,最好别留遗憾。” 陆时摊手, “剧团要在全美巡演,为了应付那一场改剧本,不合适。” 老罗斯福大笑, “我相信,有很多美国演员乐意加入贵剧团,参与后面的全国巡演。这么优秀的新戏剧,谁会放弃?” 有总统牵头找演员,自然没有问题。 陆时应承, “好,我完善一下剧情。” 这之后,他对李杰点点头,又示意小罗斯福过来,让他采访。 小罗斯福早就在等了,拿出一边看戏一边记录的问题清单,依次提问。 结果,第一個问题就把李杰难住了。 只听小罗斯福问道: “李团长,什么是‘绕朝鞭’?我很好奇!” 剧团成员都很懵。 没办法,他们又看向陆时。 陆时也颇有些为难, 所谓的“绕朝鞭”,其实就是“绕朝策”, 出自《左传》, —— 秦伯曰:“若背其言,所不归尔帑者,有如河。” 乃行。 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 后以“绕朝策”和“绕朝鞭”喻指有先见的谋略。 在《大佬》中,唐人街以鞭炮争锋,却起了“绕朝鞭”这个雅名,是赤果果的讽刺。 陆时硬着头皮解释一番。 现场的美国人都傻了, “……” “……” “……” 诡异的沉默。 良久,小罗斯福才说道:“就是‘有先见的谋略’,对吧?” 陆时无奈, “你就这么理解吧。” 他已经尽力了, 解释不通,实在是因为两国文化相差太大。 小罗斯福又问道:“陆教授,那你最后加上那个尾声,目的何在?” 陆时笑, “你看完戏剧,难道不懂?” 小罗斯福当然看懂了。 《大佬》对堂会进行了彻底的解构, 最后的尾声,双方斗鞭炮, 这种烂活和一般的堂会成员有什么关系? 直白地讲,就是几个辈分高、掌握话语权的混蛋因为不服输而斗气罢了。 陆时接着道:“弗兰克,伱别觉得这种状况只在堂会、帮派中才有。绝大多数团体,都是弱小的个体遭罪,在外,他们没人管;在内,他们被二次剥削……” 话音未落, “咳咳……” 旁边的老罗斯福响亮地清嗓子。 陆时差点儿笑喷, “总统先生,你别代入……额……我的意思是,你别误会,我说的不是美国。” “噗!咳咳咳……” 老罗斯福差点儿一口气没喘上来,赶紧道:“我懂~我懂~你说的是大英。哈哈哈哈哈哈!” 空空荡荡的礼堂里,弥漫着总统尴尬的笑声。 气氛十分诡异。 老罗斯福“额……”了一声, “陆教授,我们去外面聊?” 陆时也不想再待着了, 他刚才瞄了眼小罗斯福整理的问题清单,都非常专业, 例如, 对华人来说,堂会到底是好是坏? 《大佬》是如何融合新戏剧和中国传统戏剧的? 戏剧中的角色在现实有原型吗?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