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当年瑶池,可记帝君转世 (第3/3页)
未眠,加之路途颠簸,可把戚老太爷给折磨坏了。
回到县衙后,王知县先是吃了口饭,随后便领着戚老太爷直奔驿馆而去。 最终,把他交到了那群千牛卫手里。 瞧见王知县如此兵贵神速,那群千牛卫也觉得不可思议。 临走时,王知县好好犒劳了这群千牛卫,期间塞了不少好处。 对于王知县此举,众人自然会意。 连忙答应在狄公与大将军面前,替他多美言几句。 这算不上贪污受贿。 顶多是求人办事。 好生送走那群千牛卫之后,王知县便回到县衙里歇息了一天。 第二日睡醒之后,他便再度揣摩了韩湘子那番话的深意。 眼下戚老太爷被押去了威州,由此来看戚氏宗族多半是要完了。 戚氏宗族一完蛋,隆山县这个分族自然没了靠山,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这戚家在隆山县本就声名不好。 之前之所以软弱,未曾撕破脸皮,那都是看在戚氏宗族的颜面上 如今,这个机会来的恰到好处。 戚氏宗族犯了错事,朝廷派狄阁老前去整治。 那狄阁老再手眼通天,门人遍布天下,也难管到这小地方来。 他若是将隆山分族这个戚家,给严办了,再写个折子递到州府离去,可谓是顺应大局,于狄阁老那边而言,也是锦上添花。 一念及此,王知县心动了。 他立马来到书房,整理了之前有关状告戚家的案子。 随便找了个事大的,就命令刘捕头去戚家拿人了。 那戚家人哪里想过,之前还与他好言好语的王知县会忽得下起狠手来,一时之间被弄得措手不及! 几日光阴,便有不少人被王知县抓进了大牢。 此举可把戚家之人给气得半死,立马搬出戚氏宗族来,想要威胁王知县! 不过,王知县对此去嗤之以鼻。 如今戚氏宗族那边已经是人人自危,难以自保,岂会在意这分族 当然,仅仅是这些还不够。 王知县又命师爷在县衙贴出告示,让百姓勇于站出来,揭发那戚家的罪行。 若是情况属实,还有赏银! 此乃顺应民心之举,推行起来,成效显著。 一时之间,这王知县此等锄强扶弱,打抱不平之举,倒成了人人歌颂的好官了。 …… 这日,居英山可是热闹了很。 堂堂县尊大人亲自来了这居英村! 吓得此地里长等人急忙出来迎接,不知居英山是发生了何事,居然把县尊大人给惊动了? 寻思着,那何书修中进士还早! 谁知,这王知县来了这居英村之后,指名道姓要去往卢芸家中。 对于卢芸,王知县是知道。 起初,她只是人皮一案的受害者。 可经过韩湘子那日指点,他才知道这卢芸的真正死因! 韩道长既然与他提及了此事,王知县自然不敢怠慢。 更何况,此前他还是冤判,那更得来卢家了。 “大娘,县令大人来了!” “恐怕是受了戚家的指使,您快收拾东西,随我先逃离这里。” “若走不开,可去往山神庙中。” 在何书修获悉此事之后,不由得一脸慌张起来,他急忙来到卢芸家中,通知卢母。 这王知县来居英村指名道姓要去往卢芸家中,何书修以为是那戚家要对付他们! 卢母听闻自然是惊慌失措,也来不及怎么收拾,直接就与何书修出了门,欲朝山神庙跑去。 还未离开居英山,就见到一群人浩浩荡荡朝这里来了。 看到如此情形,二人脸色一白,不知如何是好? 或许,眼下只能往山上走了! 想到这里,何书修没有迟疑,拉上卢母就往卢家后面的居英山走。 只有逃到大山里面,才有机会甩开县衙的人。 却说。 那王知县正在里正乡亲们的簇拥之下,朝卢家走去。 忽得瞧见那二人往山上跑去,不由得眉头一皱。 他指着那二人,与居英村的里长问道: “这二人是何人,为何本官来此,要往山上跑去?” 话落,里正定眼一瞧,不由得愣住了: “县尊大人,那是卢芸之母与她的未婚夫何书修。” 很快,里长就反应过来了,立马对一旁的乡亲吩咐道: “去,快把这二人拦住,县尊大人来卢家又不是抓人的,这二人跑什么?”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