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13、铁拐李授张果老《太清玉洞丹砂真要诀》,结发受长生!【求订阅】 (第2/3页)
br> 旋即,她秀眉一蹙,与何泰言道: “官人,妾身虽说是妇道人家,但也明白此事兹事体大,切不能传扬出去。” “娘子放心,为夫心里有数,定会把此事烂在肚里。” 何泰一脸郑重点了点头。 隔日一早,何泰出门,与人打听时,全说昨日巷弄之中,没见过什么道人。 这下,何泰悚然而惊。 心中愈发肯定昨日讨水喝的那年轻道人,一定是仙家之流! …… …… 言韩湘子助何仙姑,顺利降世不久,他便离开了增州。 赠予何泰那枚荷包,乃是韩湘子用太乙之力,搭上天庭仙石炼制而成。 此物,不仅可让那婴儿无病无灾,更能开慧启智。 危难时刻,还能护她一命。 眼下,这何仙姑尚小,韩湘子无法度化她。 他索性决定去见一见另一位八仙――张果老。 毕竟,他好歹如今也被道祖钦定为统领八仙之劫的人选。 前番,离恨天八景宫中,他师伯铁拐李已与太上老君请示了,要收其为徒,传他仙法。 对于金丹大道,韩湘子虽然了解,也略知一二。 但终究不及他师伯铁拐李。 甚至,还赶不上他师兄吕洞宾。 故而,金丹一途,韩湘子并不打算修行。 所谓贪多嚼不烂,韩湘子眼下已修行了音箫之道,太乙之道以及太上一道。 再分出心来,去研习他物,势必不妥。 …… …… 中条山,在大唐京畿之地,以西千里之地。 跨晋、汾两大州。 此山,虽不壮阔雄浑,但也锦绣如画。 峰峦如黛间,常掩映翠谷幽潭。 那日,铁拐李离开八景宫之后,就下得凡间来,寻张果老。 …… 言说,这中条山里,有一道观。 此观,名为白蝠观。 观中,只有一老道在此修行。 这老道,不是旁人,正是张果。 只见这张果鹤发童颜,银须飘拂,头戴道冠,身穿氅袍。 这日一早,张果喝了一碗白粥,正在观里打坐修行。 日上三竿之际,观里忽飞来一头白蝙蝠围着他打转。 不多时,张果睁开了眼睛。 一睁眼,就见远处云端之上,金虹漫野,似洒金描黄一般,渲染天色。 见状,张果运足目力,只望到虚空之上,有一坡腿老汉,乘一黄皮葫芦而来。 望此人腾云驾雾可裹挟风云,引起天地大势,张果如何不知来人定是仙家之流。 正疑虑时。 那黄皮葫芦转瞬之际,已到了中条山。 旋即,一蓬头虬髯,巨眼坦腹,金箍束发,铁拐踱足的老汉,乘云飞来这道观。 至于这黄皮葫芦,也在此人落下云头同时,金光一颤,化作脸盆大小,落在老汉背上。 瞧见此人如此相貌,张果心中一怔。 忽地,他想起一人来,正是民间百姓口口相传的药仙! 原来这铁拐李在凡间游历时,大多常背一药葫芦,行医治病,救死扶伤,度人无量。 不管什么疑难杂症,只要尽管他手,俱都药到病除。 故而,久而久之,不少百姓称其为药仙! 张果身为修行之辈,自然是听过他的名头的。 只是未曾料到这药仙本领如此高强! 多半早已位列仙班! “老道张果,拜见药仙前辈!” 望铁拐李来到道观,张果哪敢怠慢,赶紧起身相迎。 把他请到观里。 奉了一口香茶之后,张果毕恭毕敬望向铁拐李,道: “药仙来此中条山,不知有何指教?” “本仙专为收徒而来。”铁拐李放下那黄皮葫芦,笑道。 “收徒?” 闻言,张果眉头一皱。 这中条山虽说山清水秀,但据他所知,方圆百里也就他一个修道之人罢了。 药仙要收徒? 他收的是谁? 难不成是自己? 只不过,这个念头刚一升起,张果就将其掐灭了。 他如今年岁可不小,修道几百年,修为依旧蹉跎在降龙伏虎一境。 顶上三花迟迟凝结不了。 在其看来,自己根本就是资质不行,大道无望。 今后再蹉跎些光阴,就准备入土为安。 药仙要收徒,怎么也不会看上自己。 成仙无望,张果干脆不争不抢,反倒是十分豁达,对铁拐李言道: “不瞒药仙,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