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比惨大会?以儒为魂,以墨为骨,以道修己心,以兵安天下! (第5/6页)
='gc2' class='gcontent2'> 他努力保持微笑:“哦?这是为何?” 嬴无忌伸出一根手指:“其中一条原因,跟杨墨两家十分接近!” 孟愚问道:“是何原因?” 嬴无忌笑道:“孟子有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这也是如今儒家谈人生谈政治的基础,认为只要君行仁政,对万民施以教化,便能天下大治。吾师认为不然,吾师认为:人性本恶!” 此话一出,在场的儒生顿时窃窃私语起来。 世人皆道儒学乃孔孟之道,孟子更是距今最近的一位圣人,性善论几乎贯穿他的思想,可现在居然有人提出人性本恶。 圣人之学被驳斥,孟愚却没有半分火气,神情却有些凝重。 因为“人性本恶”这四个字,好像让他忽然有些明白,前面几十次推演失败的问题出在哪了。 他沉声说道:“详细说说!” 嬴无忌笑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 九州临摹卷开之时,夫子想必已经看到了,在部落形成之前,人与野兽无异,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存。 为生存而争夺,为独占而打杀,为繁衍而交配,放眼当时皆为自身存活与种族延续,凡利己者皆为性恶。 但部落形成之后,族中老幼相帮,强以扶弱,凡利他者皆为性善。 只不过,恶乃本能,善乃教化。故吾师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归根结底,恶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活下去,善是为了更好地让族群延续下去。 如今百家学说,儒重性善,施以教化,但若只寄托于性善,则蛀虫必生。 杨墨殊途,却也同归。 墨要兼爱天下,尚同明鬼节用非乐节葬,性至善却想完全灭绝人欲。 杨不拔一毛利天下,不悉天下奉己身,是乃善恶皆欲摒弃。 所得结果,自然如同推演出来的那般。” 他话说完以后,在场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过了好一会儿,孟愚才回过神来:“甚好!虽说其中不少言语都有待商榷,但尊师微言大义,听之吾幸!那你说说,当如何治世?” 嬴无忌深吸了一口气:“既是治国,便不能拘泥于一家之言。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君主执要,四方来效。 以儒为魂,教化万民,世人皆知忠孝仁义礼智信。 以法治国,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避匹夫,治性恶却知性恶。 以墨为骨,尚贤尚同,宰相必起于州部,勐将必发于卒伍。 以道修己心,以兵安天下!” 一席话,振聋发聩。 在场百家学子,皆久久不能言语。 而儒墨法三家夫子胸前的通心古玉,亮起了让人不敢直视的璀璨光华。 三道百家气运,到手了! “好!” “好!” “好!” 赵暨拍着手掌,哈哈大笑站起身来:“好一个以儒为魂,以法治国,以墨为骨,以道修己心,以兵安天下。有天下学子于此,何愁天下不治?诸位夫子,孤设大黎学宫,苦心皆在于此啊!” 听到此话,众人皆觉心潮澎湃。 翁婿两人的格局,已经大到让他们汗颜。 本来他们期待大黎学宫,只是期待能施展自身抱负,将自家学说扬名天下。 但今日听了翁婿两人的话,却发现格局还是小了。 这大黎学宫,若是真能建成就好了。 孟愚深吸一口气,冲嬴无忌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无忌吾侄,快请推演吧!” 其实在方才用到玉皂的时候,他心中相当欣喜。 因为建大黎学宫的钱,乃至北方新黎的钱都有着落了。 可他还是难免为变法之事忧心忡忡,毕竟黎国内部太乱了,赵氏往北发展的难度大到令人发指。 他现在只想立刻看到嬴无忌推演的结果。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嬴无忌深吸了一口气,在上万双目光的注视下,一步一步登上高台。 赵暨朗声道:“诸位!此次变法,乃我黎王室之秘,变法过程恕不能交予诸位来看,且看我大黎来日如何!” 说罢,大手一挥,便有一团云雾笼罩住了九州卷中黎国的疆域。 众人心中不免遗憾,却还是目不转睛地盯着黎国疆域。 虽然他们看不到细节,却也能根据光芒强弱分辨出黎国国力增强还是减弱。 “开始吧!” 赵暨沉声道。 “嗯!” 嬴无忌点了点头,说实话在九州临摹卷打开之前,他对这次推演心中并没有什么底。 但九州临摹卷在重现商王子履至今的场景时,以及先前众人的推演时,都无一例外降低了关键人物的存在感。 再结合之前的血脉论。 让他得到了一个利好的结论:这特娘的九州临摹卷,讲究的是唯物史观! 嬴无忌也不确定在这人人都能修炼的世界,人民群众和惊世英雄哪个对世界的影响更大,但只要九州临摹卷遵循的是唯物史观,那就一切好说。 于是,第一次推演开始。 然后……大黎崩了。 “雾草!” 嬴无忌听到了一阵嘘声,不由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黎国毕竟是最不适合变法的国家,内部发生暴动也情有可原。 定了定心神,他开始了第二次推演。 这次成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