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9章、东瀛双雄 (第2/3页)
川、义州都有关税,他们在朝鲜的经营收入,也将上纳给朝鲜国库相应税收。 勘察矿产、清整水利、粮种农具……无一不是在帮朝鲜打下基础、提升国力。 “故而除庆尚道外,其余两道倒不急着平定。”严嵩说道,“新朝初建,两相比较,朝鲜百姓方知谁庸谁贤。速速征伐,兵祸一起,那两道百姓便连新朝一起恨上了。围而不攻,新朝六道百业兴旺、安居乐业,那两道百姓苦不堪言又不得出,那便是残党逆势而行。” 朱宪焮有些担心:“毕竟有庸人心存不甘,放任两道拥兵自重,六道不臣之民皆往投效,恐怕日渐壮大。” 严嵩摇了摇头:“膏腴之地尽归新朝掌握,有中国之助,更兼新朝君臣一心爱民治政,哪怕那两道横征暴敛,又怎比得上新朝壮大得快?中国入朝戡乱,非为奴役藩国。此间种种,智者能及早察觉,庸人却要见到明证。届时万民归心,方称王道。” “若两道逆军时时侵扰,则何以御之?” “那便是驻朝王师之责了。王主放心,外臣也会奏明陛下,令军务会议严令诸将。助新朝守土御敌才有功,冒进启衅则必定问罪重办。守好重要关隘,若逆贼大军入境扰民,后勤乏力,剿之更加不难。” 听起来还有两道,但沿着山脉,确实总共也就小几百里边防。 没有反扑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朝鲜国王毕竟换了姓朱,那些心有不甘之人,不如也开个口子,让他们汇聚到一起,尝试一番“反明复朝”大业。 给点时间,让他们聚集。 他们勾结女真也好,壮大了一些也好,等大明从东瀛再凯旋,一网打尽不是更加免除后患? 当前这种剧变阶段,舍弃两道,专心经营交通、田土条件都更好的半岛西面和南面,当然是以更小的支出能取得更大的成果。 慢慢来,反正大局已定。 李回到了他的安东公府,府上得王上恩典,设了家庙。 规格与之前自然不能再比了,但是列祖列宗的牌位仍在。 他脱去了官袍,换上了孝服,又到了家庙里跪着。 算日期的话,从他的父亲死去,到如今还没满二十七个月。 李一个人孤零零地跪在那里,如今他只有一个弟弟还活着了,被送去了大明的都城。 他终究还是双目之中流下泪来,头磕在了地上:“不孝子孙无能为力,无能为力……列祖列宗,朝政败坏几十年,朝堂党派倾轧,权臣jianian佞横行,早已危在旦夕。而大明……大明……那位皇帝陛下拥有怎样一个富饶强大的大明,有多少贤臣良将,又有多大的决心啊!我没办法,真的没办法……” 这一生,他必定将在战战兢兢之中度过。 能不能将李家的血脉延续下去,只能看他这一生怎么做。 他知道其实他改变不了什么,没有他这么做,大明一样会把事情办到今天这一步。 可列祖列宗,朝鲜上下,又有几个人能理解他? 他们大多都没有去大明,与如今的那个天子和他的群臣,深入接触过那么多。 他们没有深刻地见过如今的大明是什么模样。 真的没办法…… …… “耻辱!” 周防国山口馆是大内义隆的居城,如今他的居所中,陶隆房看着酗酒解忧的大内义隆怒不可遏。 “区区一败而已,您如今可是十一国守护,创下了大内家最鼎盛的基业,御守大将军之名远近皆知!怎么能就这样消沉下去?” “五郎呦……”大内义隆眼神迷离,“你没有去……你没有……见到他们的眼神……” “那么就算海战不能敌又怎么样?”陶隆房仍旧大声说道,“如今石见山已经掌握在我们手里,尼子氏灰飞烟灭,只要能阻止他们在陆地上的推进,一样是足以让诸国豪杰臣服的伟绩!” “……没有收到……海边的消息吗?那……那些从朝鲜……逃来的人……” “……别胡说八道了!”陶隆房有些不讲规矩地冲过去,仗着与他儿时就一起长大的情谊揪起了他的衣领,“你这家伙,给我醒一醒啊!明军攻灭了朝鲜又怎么样?他们是可以从陆地上去朝鲜的!难道伱以为,他们比曾经的蒙古人还要更强大?” “哈哈哈……”大内义隆竟肆意地笑了起来,笑声却有些苦涩,“蒙古人……他们是……骑马的。他们的船……好吗?” 陶隆房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大明是不是强过极盛时的蒙元且不论,但给大内义隆这么大打击的是攻伐对马岛的海战失利。 一开始,陶隆房是不建议去打的。 拿下了尼子氏,在地利之下守住本岛才是不败王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