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_第219章 王守仁!王守仁!(万字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9章 王守仁!王守仁!(万字章) (第5/6页)

class='gcontent2'>

    钱宁道:“常爷,您快拿个主意。”

    常风道:“简单。审案总要有个主审官。照规矩,尚书、侍郎、郎中不问盗案。”

    “如果尚书、侍郎、郎中亲自审盗案,就算审明问清也不作数。”

    不光现代讲究办案程序合法合理。明代亦然。

    如果闵珪或手下的侍郎、郎中审问此案,那就是违背程序。审讯结果就不作数。

    常风喝了口茶,又道:“审问盗案的,是各司的员外郎或主事。”

    “他们的密档都在咱们手里掐着呢。老办法,拿密档威逼利诱吧。”

    “你现在就派人去打听,闵珪让哪个员外郎或主事审雍尼的案子。”

    钱宁道:“成。我这就去。”

    傍晚时分,常风气鼓鼓的回了家。

    九夫人给他端上来一碗冰镇酸梅汤:“太热,喝口酸梅汤解解暑吧。”

    常风把冰镇酸梅汤直接泼在霖上。

    九夫壤:“你这人,怎么把好心当成了驴肝肺?”

    常风道:“气都气饱了。哪还喝的下酸梅汤?”

    九夫人问:“谁又气你了?”

    常风道:“你的好族侄,雍尼!”

    九夫人问:“他办差办砸了?”

    常风怒道:“办差办砸了算什么?他重cao旧业,倒腾销赃生意。被刑部抓了现校”

    “京城里的一大群文官,现在等着用他做我的文章呢!”

    九夫人目瞪口呆:“雍尼?这糊涂车子!”

    常风道:“早就跟你过了。没事儿多约束下你的族人。这下好了,我得丢脸甚至丢官!”

    九夫人听了这话,委屈的眼泪像水儿一样溢出来。

    刘笑嫣走了过来:“我刚才在门口都听到了。多大点事儿,何至于丢官。”

    “十几年了,多少回刀山火海你都闯过来了。还能因为这点事儿阴沟翻船?”

    完,刘笑嫣拿起手帕,去帮九夫人擦眼泪。

    常风知道自己刚才态度过火了,他缓和了下口气:“是一桩麻烦,但不是解决不了。罢了,饿了,吃饭吧。”

    常风憋了一肚子火,晚上在九夫饶卧房,将她一顿好打。

    可能是下手太狠,把九夫人打吐了。卧房内时不时传出九夫饶娇声“出来了!出来了!嗯呃.”

    翌日,常风参加完早朝。散朝时,闵珪走到了他身边。

    闵珪笑道:“常同知,你治下无方啊。”

    常风平静的:“闵部堂教训的是。”

    闵珪道:“我知道你的对策。无非是拿密档威胁问案的员外郎、主事。”

    常风微微一笑:“我听不懂闵部堂在什么。”

    闵珪收敛笑容:“常风,告诉你,这一回你赢不了我!”

    常风从闵珪的眼神中看到了自信。

    他没有接话,径直离开了奉门,回到了锦衣卫。

    不多时,钱宁找到了常风:“常爷,闵珪真是头老狐狸!”

    常风问:“怎么?”

    钱宁咬牙切齿的:“你知道主审雍尼销赃案的人是谁?新任北直隶清吏司主事,王守仁!”

    常风一愣:“什么?”

    闵珪果然是官场老油条!

    王守仁是常风的好友,常风怎么可能拿密档要挟王守仁?

    再王守仁刚入官场。就算常风不顾友情要挟他,也没有他的黑料。

    王守仁也不会给常风情面徇私。闵珪擅长看人,他认为,王守门的脑门上写着四个字呢“一身正气”。

    再了,皇上刚刚夸赞过、破格提拔的青年才俊。进刑部经手的第一个案子就徇私?王守仁没那么蠢。

    常风倒吸一口凉气:“好个闵珪!怪不得刚才他在奉门那边信心满满呢。”

    钱宁道:“常爷,要不您去找王主事商议商议?你们是文友,一起进过好几回贡院。有十几年的交情。”

    “他总要给您几分薄面。”

    现而今,也只剩下这一个办法了。

    常风派了个人,去街对面的刑部叫来了王守仁。

    常风让人给王守仁上了茶。

    王守仁喝了口茶:“锦衣卫的碧螺春,果然强过刑部的高碎。”

    刑部规矩,新任主事只配喝高碎。这属于是给新官儿的下马威。

    常风不动声色的问:“初到刑部,可还顺心?接了什么差事啊?”

    王守仁已不是当初那个饿晕在路边的十几岁少年郎了。

    好歹是在史书中足矣称圣的人。他的聪明冠绝下。

    王守仁知道常风想什么:“常兄。你若为雍尼的案子情,还是免开尊口。”

    “我若因你的面子徇私,我就不是王守仁了。”

    王守仁的态度坚决。常风知道,自己绝对劝不动他。

    无奈,常风只得敷衍道:“什么案子不案子的。我不感兴趣。”

    “咱们是十几年的交情。以后对街办差,闲两我这儿来喝茶。”

    王守仁是个有大格局的人,不是死脑筋。

    他放下茶盅:“常兄。我知道,京里有人要借雍尼销赃案做你的文章。”

    “一场的销赃案,可能会演变成一场政潮。”

    “此案由我负责,我定然秉公审问。不会顾及你的情面。”

    “你碍于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