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_第一百九十七章 日子有奔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七章 日子有奔头 (第2/2页)



    当然这些想法兰花压在心里,并没敢告诉其他人。

    “真的,太好了!”闻言,王满银很为婆姨高兴。

    工资什么的无所谓,关键兰花真正走出农村了。

    “要不明晚上,咱们去双水村一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爸妈,顺便吃顿饭……明上午我带大黄去山里转悠一圈,捉只野兔吃。”

    白兰花和少安要去供销社上班,中午不可能为了一顿饭往家跑,还不如挪到晚上。

    另外郭婶子那里,王满银准备抽空送只野兔过去表示感谢。

    “嗯,”兰花点零头,又道:“满银,咱们是不是还要给队里一声,以后交钱买工分?”

    “肯定要,”

    兰花既然拿到工资,就算是亦工亦农了。如果不交钱,村里肯定不会同意的。

    其实这样也好,有了工分,两人可以多分不少粮食。以后再做什么好饭,也不显得那么突兀。

    ***

    吃过早饭,送走兰花,王满银就去大队部找到王满囤,婆姨开始领工资的事儿。

    “行呀,你们两口子都是有本事的。有兰花在裁缝门市部,以后咱们村里人想做衣服可方便多了。”王满囤沉吟一下,又开口道,“这样吧,每月给村里交十块钱。满银,伱也知道,再少有点不过去。”

    在心里,他早不把王满银当成二流子看待了,而是村里少有的能人。

    能把舅子和媳妇都弄到供销社上班,这就是能耐。

    就算王满囤自己也没有这个本事。为给儿子在公社找个差事,他这一年不知道跑了多少腿,结果还是没办成。

    对比王满银,他感觉自己这个村主任远不如人家呢。

    更重要一点,王满银在县城也认识不少人物。自己去公社开会时,就听人过县里的田福军主任亲口夸过对方。

    另外人家也给村里做了不少事情。

    开春去县城买治疗斑疹伤寒的药,村里不知道多少老少爷们都承情呢。要知道,这个病传染很快。临近几个村子有不少孩老人因为救治不及时,感染死掉了。

    还有买麻渣,帮着劳力们联系去县城搞副业……

    一桩桩一件件的,村里人都看在眼里。

    “满囤哥,我晓得,”王满银赶忙点头,没有丝毫不满。

    白了,这年头“亦工亦农”交钱买工分根本没有具体标准,全凭村支书一张嘴。

    比如早两年有煤矿从石圪节公社各村抽调壮劳力挖煤,也算亦工亦农的工人,每月工资四十多块。有的村子规定交三十块,有的村子收二十块……

    现在王满囤收十块钱,已经算很给自己面子了。

    从大队部出来,王满银便领着大黄去山里。

    等傍晚少安和兰花下班回来时,他已经将野兔处理好了。而后从代销点拿了两包饼干,外加两瓶酒过去。

    有段时间没来老岳父家,晚上自然要好好喝两杯。

    顺带的,王满银又往兜里有装了些钱,稍后送给老岳父做门窗用。

    看到姐夫和jiejie到来,少平和兰香自然很是高兴。

    少平还好点,兰香两个大眼睛紧盯着jiejie手中的布袋。

    孩子都为口吃的。

    到底,兰香今年不过刚七岁,正是嘴馋的时候。

    “这是你姐夫拿的饼干,一人一包,你们分了吧……”看到妹馋呼呼的样子,兰花直接从布袋里掏出零食。

    孙玉厚动了动嘴,没有啥。他知道了也没用,大女婿每次登门都没空手过。

    少平接过后,主动拿起一包让母亲存起来。

    而后他撕开包装,先往奶奶手里递了两片。

    看到这情况,王满银心中暗暗点头。话老丈饶家风不错,几个孩子都挺孝顺的。当然……孙玉亭是个例外。

    聊几句闲话后,兰花便向爸妈了自己马上拿工资的事儿。

    “好,好。你以后可要好好做,”孙玉厚嘴笨,只是叮嘱一句。

    接着,王满银又从兜里掏出钱。

    “行,这钱算借你们的……家里欠着不少帐债,卖了猪也要先给人家的,估计要等两年才能还上你们。”孙玉厚接过钱后,难为情的开口。

    那一河滩账债总搁在心头,让他晚上睡觉都不安生。

    好在,苦日子快到头了。

    少安去供销社上班,多少能挣几个活钱,再加上今年自家的猪长得不错,应该也可以卖个好价钱。

    按照孙玉厚的打算,今年可以先还上一部分账债的。

    如果不是兰花三番两次劝,他其实没准备给新窑安装门窗。

    受苦人不讲究那么多,随便去山里砍些酸枣树枝,拾掇拾掇就能当门窗。如果觉得冷的话,还可以在里边码一堆柴草,再生上火炕。

    “爸,钱的事儿你别慌,我和兰花有钱,你们啥时候手里宽绰了再。”

    知道老岳父的脾气,王满银也没不用还之类的话。

    等野兔rou炖好,一家人坐在温暖的土炕上吃起来。

    往常孙玉厚不咋喝酒的,今晚表现有点反常。接连几杯酒下肚,他脸色变得通红,话也开始多起来。

    “满银,起来,咱家最对不起的就是大女子。兰花生下来就受苦,从四五岁懂事起,她提着篮子拔猪草捡柴禾,有一回差点让狼给叼走了。等再大点,又生了少安、少平。我和你妈要出山上工,你们奶奶眼睛不好,两个都是兰花一手帮着照看……”

    “我这个当爹的没本事,日子越过越烂包。家里四个孩子,就没让兰花上学,在家没吃过一顿好饭,心里有愧呀……”

    听到丈夫这话,刘二妮忍不住擦了擦眼泪。

    兰花赶忙出声劝道:“爸,都过去的事儿,还提它干啥。再我现在不是挺好吗,嫁给满银享福。我是没上过学,现在读书看报纸也没问题。”

    对于兰花读书识字的事儿,孙家人早都知道了。

    “是呀,现在看你过的日子,我和你妈总算放心了。做梦都没想到,还是你眼光真好,给自己挑了个好男人。”

    孙玉厚大概今晚真喝多了,倒是彻底打开话茬。

    “起来,咱们家这一年承了满银不少情。都夸我有个好女婿,到人前也敬我三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