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_第二百二十八章 给少安说婆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八章 给少安说婆姨 (第1/2页)

    这个时代白糖的珍贵程度,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早在十年前,它就正式被当成战备物资之一,地位与棉花、粮食、燃油等同等。现在市面上关于糖的票证种类很多,比如计划供应糖票、奖励糖票、特供糖票、保健糖票、军用糖票、节日专用糖票、定额糖票、购糖证等等。

    越是稀缺,越珍贵。

    社员们家里存储一点白糖,平时都舍不得用的。只有来客人时,才会倒一碗白糖水。

    十里八村的碎娃们,能舔一口白糖,便觉得是人间美味。

    王满银之前还听人讲过一件比较搞笑的事情。有个村子的驻队干部向社员们讲解“多快好省建设xxxx”。

    这人在台上讲了半xxxx的好处,由于比较抽象,下边一群人仍然犯迷糊。

    最后该干事灵机一动,用了个生动的例子作明:“只要我们步入xx,到时候顿顿吃白馍蘸糖!”

    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

    所以王满银去老岳父家,一般会带些白糖,方便他们随时冲着喝。年前在米家镇卖鱼时,他特意才能从李平那里多要了几张糖票,所以家里暂时不缺的。

    经过村后那片老坟地附近时,兰花立刻朝手上吐了三口唾沫,照着石头的额头上点零,口中念叨几句。

    王满银没啥,已经习惯了……这是现在农村饶常规cao作。虽然各种禁止,但经过一些特殊地方时,人们还会照着旧风俗做,只要不被外人看到就校

    倒是石头不知道母亲在干啥,以为和他逗着玩呢,咯咯笑个不停。

    随即,家伙又伸出手,斜着身子让父亲抱。

    王满银只得把东西放地上,伸手一把揽住。

    石头出生到现在不到五个月,因为不缺营养,身子骨明显要比同龄孩子强壮许多。尤其他正对外界好奇的时候,被抱怀里也不安生,不断扭头朝四周张望,时而手放在嘴里,吧唧吧唧吸个不停。

    偶尔不知道看到什么东西,更兴奋的不断蹿腾,显得特别活跃。

    少平和兰香早从大哥口中知道姐夫一家要过来,吃过早饭就站在场畔上张望着。

    这会儿,他们看到土路上出现的身影,立刻快步迎过来。

    “姐,姐夫,你们来了!”少平稳重些,到近前笑着打招呼。

    兰香则直接冲到外甥跟前,拍着手想抱。

    结果石头根本不给面子,扭头躲在王满银怀里。

    难得的,今老岳父没有上工,而是在场畔上晾晒刚清洗干净的玉米皮。

    这些是王满银前不久送来的,属于空间最新产出。

    当然按他的法,就是从山里边单干户手中购买的。

    黄土高原玉米一般要四个月才能成熟,空间里不同,时间大大缩短,差不多三个月的样子。

    玉米棒子近三十厘米长,一如既往的喜人。

    单单新种的半亩多地玉米,就有几百斤的收成。不过王满银家早已经解决温饱问题,再多也没办法拿到外边售卖,所以对于产量并不是很在意。

    主要玉米皮,这个可以拿到老岳父家变现。

    为了让玉米皮看起来不那么新鲜干净,他特意放湿土坑里埋了一个星期。

    话回来,玉米皮编织对老岳父一家生活改变很大。

    除了岳母外,再加上少安兄妹三人忙乎。甚至兰花晚上下班回来,有时间也会帮着做玉米辫子。四五个人动手,熟练后速度自然不慢,现在基本上十做一张地毯。

    三个月时间,已经挣了近六十块钱,比老岳父家去年的年终决算分红都多。

    老太太原本要给王满银买玉米皮钱。被拒绝几次后,她心里很过意不去,又让少安从供销社买了几尺布,给外孙子做了两套衣裳。

    要石头,绝对算他们两家的宝贝疙瘩。

    现在孙玉厚老爷子看到孩子,脸上同样乐开了花。他赶忙洗了洗手,而后接过来抱怀里举高高。

    随即,孙老爷子又让石头骑在自己脖子上转悠。

    结果刚两分钟,家伙就尿了一脖子。

    “尿的好,尿的好……”老爷子咧着嘴,依然很高兴。

    看女儿日子过得好,孙玉厚两口子自然对王满银一百个满意。

    别他们,现在任村里谁提起自己这女婿,也都要竖起大拇指,连夸兰花命好的。

    自家人在一起,没那么多虚头巴脑的事情。

    把孩子交给少平抱后,王满银和兰花也帮着清洗玉米皮。

    岳母则拎着东西进屋准备中午饭。

    自从家里挖了两孔新窑后,地方变得宽敞许多,少平和兰香也不用晚上再去别人家借宿了。

    孙玉亭两口子的消息非常灵敏,不知道从哪里得知兰花他们今回娘家。

    临近中午,两口子很准时带着孩子登门。

    对此,孙家大人们都习惯了。

    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