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者_第十四章 洪公祠特训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洪公祠特训班 (第2/2页)

出了三筒牡丹茶。经过他拿后,包中再也没有牡丹茶了。

    周林忙说:“还有神仙豆腐很好吃。那腊鹅也是很美味的。还有猕猴桃,蜂蜜。”

    张于随口说:“我们都拿了,你就没剩多少了。”

    “不用剩。都是家中山上产的。想吃让家里送来就是。”

    周林的这话让张于很高兴。

    他招手让周林来到了一张办公桌前坐下。

    “周林,我已经将你的事汇报给了处座。”

    周林一脸激动地样子:“谢谢张长官!属下永远铭记长官的恩情。”

    张于递给周林一支烟。

    周林收了烟,站起身来,给张于点上火。

    “处长让我转告你,好好学习,努力上进,不要丢了江山人的脸。”

    周林站直身子:“是!属下一定好好学习,努力上进!”

    张于挥挥手,让周林坐下:“处座对你的事很关心。他已经安排了,让你参加下一期的速成特训班。你的文化太低了,必须深造一下,并且拿到高的文凭。这样,对你的将来有好处。”

    周林使劲地点头:“张长官说的是。”

    “我会在今天下午向李向尚提出调出你。明天,你就随我去南京。”

    “是!长官!”

    从小办公室出来,周林到各个组长办公室转了一圈,送上了礼物。回到宿舍,周林闩上门,将包中的礼物全部拿了出来,清点一下。

    经过送礼后,剩下的东西也就剩下猕猴桃了。还有一些卤的神仙豆腐。

    失去了东西,但是周林感到很开心。主要是,自已要进“洪公祠”了。

    1932年4月1日,戴笠的特务处成立,一個月以后,戴笠就开办了他的第一个特务训练班──“洪公祠特训班“。

    蒋介石靠黄埔起家。戴笠处处学他的“校长“,最重视学生,其实就是对自己班底的培养。事实证明,后来军统的骨干,不是黄埔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特务训练班出来的。

    “洪公祠特训班“对外名称叫“参谋本部特务警员训练班“,因设在洪公祠,后来人们称之为“洪公祠特训班“。

    “洪公祠特训班“一共举办了三期,每一期半年。第一期于1932年5月开班,这是军统特务训练的开始,在军统林林总总的特训班中很有代表性。

    军统的很多实权人物,基本上都是从这三期的“洪公祠特训班”出来的。如陈恭澍,刘乙光,何龙庆、陈善周、徐远举、赵理君、赵世瑞、郭履洲,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这些人都是戴立的铁杆亲信。

    想不到自已也能赶个尾,成为“洪公祠特训班”的学生!

    有了这个基础,再加上自已穿越前的知识。周林相信,能在民国这个社会中大显身手。

    “老周!”

    门外有人敲门。

    周林打开门:“王强,你怎么才来?”

    王强看着地上:“怎么都分完了?我的呢?”

    周林指着地上说:“就剩下神仙豆腐和猕猴桃。蜂蜜让那些娘们抢光了,茶叶让长官们拿光了。这些你都拿走。”

    王强将东西全部装到包内,“老周,刚刚我叔告诉我。你要走了。”

    周林点头:“嗯!张长官让我去特训班学习半年。明天就走。”

    王强不开心:“你走了我怎么办?”

    “我走了,七小队小队长就是你的了。”

    “切!谁稀罕小队长职位。要当小队长,两个月前我就当了。”

    这话不假。王强只是不想离开七小队,这才在七小队当副小队长。

    周林劝说道:“如果你想升官发财的话,就请你进去洪公祠特训班。”

    眼下的人还没有认识到特训班的好处。仅仅认为是去学习。

    周林给王强分析道:“这个社会向后走,越来越讲究资历。什么是资历?特训班就是。凭着特训班三个字,你就要高人一等。还有,特训班等于戴处长的黄浦学校。毕业的人都能入戴处长的眼。将来,升官发财不在话下。”

    王强慢慢地听进去了。“对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一些?”

    “我可以肯定,不出五年,力行社的中层干部,都会出自洪公祠三期特训班的人。”

    王强一听,眼中一亮。提着包就跑。“我去找我叔。让他帮我进洪公祠。”

    王峰的能力是不能否认的。到了下午,王强兴高采烈地过来说,他已经成为了洪公祠第三期特训班的一员。明天,同周林一起去南京。

    这事本来就不难。苏州站本来就有一个名额。只是给了别人。现在被王强抢了。

    晚上,食堂大加餐,一来是给总部的长官送行。二是给周林与王强送别。

    周林喝了很多酒,最后喝醉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