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戏志才 (第3/3页)
了宠辱不惊的境界。
之所以才开始隐藏姓名,并非因为自卑,而是担心吓走了周琦。 此前在戏志才的经历中,因为双名之事,他已经失去过了许多次机会。 戏志才的回答,终于解决了周琦心中的疑惑。 事实上,史书记载其实已经非常清楚了,如果仔细了解一下,不难发现志才应该就是其名,而非表字。 为何? 上文就曾提到,《魏书》中记载戏志才的时候,也同时提到了郭嘉,这里用到的是郭嘉而非郭奉孝,其实已经可以看出些许问题。 以史学家的严谨,同时提到两人,其中一人直呼其名,另一人却呼其表字,几乎不可能犯下如赐级的错误。 按照常理来讲,要么两人都呼姓名,要么二者皆称表字。 戏志才与郭嘉两个名字并列出现,显然二者都是名而非表字。 除此之外,根据《后汉书》记载:及帝都许,以彧为侍中,守尚书令。cao每征伐在外,其军国之事,皆与彧筹焉,彧又进cao计谋之士从子攸,及钟繇、郭嘉、陈群、杜袭、司马懿、戏志才等,皆称其举。 这里除了提到戏志才以外,还提到了曹魏另外五位重臣,此五人皆以名称,不可能单独让戏志才搞特殊化,称其为表字。 从这里也能推断出,戏志才的确为其原本姓名,而非表字。 后世之人或许没法想象,拥有双名的戏志才,居然能够与颍川名士荀彧结交,这才强行给其安排了一个戏忠这个单名。 周琦不继续纠结单名双名这件事情,而是正色道:“今降大雪,吾观安丰内外,许多流民衣不蔽体,食不裹腹,若不加以救援,恐怕今岁过后,必定尸横遍野。” “然安丰境内,皆为几大家族把持,县衙上下,能听吾调动者唯有典韦、项弘、周湛三人。” “欲救百姓,必需掌控县衙,欲掌控县衙,必须先除朱、黄两家。” “不知先生,可有良策教我?” 周琦目光灼灼的盯着戏志才,想要看着这位久负盛名的顶尖谋士,是否果真有鬼神之策。 戏志才闻言,眼中却是闪烁着寒光,道:“我知明公志向不,若明公想以安丰县为根基,不可存有妇人之仁,留下任何一个豪绅之家,当尽数铲除。” 戏志才此言既为周琦谋划,也未尝没有报私仇的意思。 周琦却深以为然,点头道:“并非我妇人之仁,然吾等势单力孤,当先铲除朱、黄两家,其余豪绅,可徐徐图之。” 戏志才闻言笑道:“若仅凭明公亦或志才本身,欲除尽豪绅皆不易也。” “然二人联手,吾视安丰豪绅土崩瓦犬尔,短则半月,多则月余,必可以犁庭扫xue之势将之尽数铲除,永绝后患!” 周琦听到这里,当即精神大振。 按照他原本的计划,要深耕安丰县城苟着发育,期间开垦土地,大量招收流民,势必会与本地豪绅产生利益纠纷。 若不除掉他们,就没有办法获取他们世代积累下来的钱粮,周琦也就没有资本安抚流民。 须知,安置流民最耗钱粮,现在的周琦白手起家,纵然有沛国周氏的暗中支持,若不能自己想办法获得大量钱粮,也根本没资格收拢流民。 仅仅收拢流民还不够,如果没有田地与房屋,根本留不住这些人口。 房屋还好,只要周琦能够提供钱粮,就可以发动流民自行修建。 可是如今安丰县境内,大多数田地都被豪绅所侵占,使用温和的手段根本不可能拿回田地分给流民。 唯有暴力革命,以雷霆手段将这些豪绅全部杀光,才能将土地收回来,然后再分给百姓。 不过如此一来,先不阻力极大,就算周琦有实力杀光本地豪绅,却也会落下酷吏之名,此后各地豪绅必然对其心中敌意。 若如此,日后周琦每到一地,必然都会遇到难以想象的阻拦,反而有些得不偿失。 周琦面对戏志才,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自己的担忧全都了出来。 戏志才闻言却是大笑出声,道:“明公所虑,在下岂会没有考量?” “吾有一计,不仅可以为明公扫除安丰县所有豪绅,亦能为明公博取名望、功勋,就是不知明公敢不敢做。” 周琦闻言大喜,急忙问道:“还请先生教我!” 戏志才嘴角微微翘起,指着地图上大别山所在的方向,道:“庐江贼首黄穰盘踞于此,只要能动此人起兵叛乱,则明公可借助庐江贼之手,除尽安丰县境内豪绅。” “事后明公再斩杀黄穰,收降庐山贼,不仅不会背负屠杀豪绅之恶名,亦会得到朝廷嘉奖,为豪绅所称赞,何乐而不为?” 周琦却是眉头大皱,道:“贼人凶残,若是起兵叛乱,必然殃及无辜。” “且庐山贼势大,待其屠尽庐江豪绅以后,吾独木难支,如何能够斩杀贼首,平定叛乱。” 戏志才压低声音道:“明公可如此如此,何愁豪绅不除,贼人不灭?” 以后两章合一一起发,每只更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