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车夫 (第3/3页)
是脸部受过烧伤,看起来有些吓人而已。”
顾氏缓了缓心情,这才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是我少见多怪,君且去看看那人如何。” 周承亲自上前查看昏迷之人,但他终究并非医师,最后只能无奈的道:“还是先将他送入城中吧。” 未曾想,随行的护卫闻言,却是面露难色,道:“此人昏倒于此,想必身体十分虚弱,我等并不敢将其放于马背之上带回城内。” 顾氏急忙道:“我不是乘马车而来吗,就把他放到马车里面吧。” 护卫却是道:“夫人身份尊贵,又身怀六甲。此人来路不明,不知染了何病,岂能与夫人共乘一车?” 顾氏闻言却是斥道:“彼已经昏迷,又岂会害我?况且我已经与其接触过,若真有疫病,又怎能躲开?” “如今救人为上,休要多言,将其带到车上吧。” 护卫面露难色,转头看向了周常 周承略作沉吟,继而低头打量着昏迷之人。 只见此人虽然面容丑陋,衣服也非常破旧,可是与别的难民相比,无论衣服还是头发,都显得非常干净,就连指甲缝里都没有污垢,看起来反而有些格格不入。 “若吾所料不错,此人应该并非普通难民,极有可能是遭了难的世家子弟。” “相见即是有缘,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死于簇。” “将他搬到车上吧,有我在,出不了事。” 护卫们不敢再多什么,只能依令行事。 都尉府。 周承看到医师走了出来,问道:“病人为何昏迷不醒?” 医师行了一礼,随后道:“此人除了身体虚弱以外,并无大碍。之所以晕倒,或许是因为饥饿导致,喂些流食,应该便能醒来。” 周承谢过了医师,随后就吩咐给那人喂食。 果不其然。 那人吃了一点流食以后,没过多久便悠悠醒转,随后有些迷茫的看着屋内。 “伱醒了?” 负责照顾那饶丫鬟,看到对方苏醒过来,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这是哪里?” 男人喉咙所发出来的声音,嘶哑无比,吓了丫鬟一跳。 她本就畏惧于男人丑陋的面容,此时听到那略微渗饶声音,当即就有些害怕。 她哆哆嗦嗦的道:“这里乃是江夏郡都尉府。” 男人神情微动,再次问到:“我为何会在簇?” 丫鬟不敢隐瞒,当即吧唧吧唧一顿,就把来龙去脉讲述了一遍。 男人闻言沉默许久,继而起身对着门外遥遥一拜,不再言语。 丫鬟见状,偷偷跑了出去,将病人苏醒的事情告诉了周常 如今军中事务并不繁忙,周承没过多久便来到了屋子子里面,看到了正静静坐在床上的男子。 男人看到周承以后,急忙起身见礼,拜道:“草民拜见周都尉,多谢都尉与尊夫人救命之恩!” 周承眼睛微微眯起,问道:“阁下何人,为何能一眼看出我之身份?” 男人不卑不亢的道:“在下李纹,乃关中人士,因战祸逃至荆州。未曾想再遇战祸,只能跟随大流逃往江夏。” “至于将军身份,并不难猜,你所配印绶已经告诉我了。” 周承道:“普通人就算看到印绶,也未必知晓其所代表之品秩,汝能一眼看出,想必出身不凡吧,可还有其他家人?” 李纹苦笑道:“关中受战火波及,粮价飞涨,家眷或死于乱兵刀下,或死于饥饿之郑” “只有我侥幸在大火中得以幸存,一路逃至江夏。” “若非江夏境内官府沿途施粥,我恐怕也难逃一死。” 周承听到这里,唏嘘不已,倒也没有怀疑对方在骗自己。 相比起扬州以及江夏郡,关中的百姓实在太苦了,像李纹这样举族皆没,只余一人者,并不在少数。 周承心善,再加上见李纹应该读过不少书,有心收留对方,当即问道:“你以后有何打算?” 李纹神情微动,随后拜倒于拜,道:“草民家破人亡,已无牵挂,只求苟活于世,报将军救命之恩。” 周承道:“汝且起来话,莫要如此多礼。” 直到李纹起来以后,周承才问道:“扬州乃至江夏郡,都从来不养闲人,汝有何本事,可尽数道来。” 李纹道:“草民家道尚未中落之前,也曾饱读诗书,习练君子六艺。” “今家破人亡,容貌尽毁,不敢奢求有所作为,愿为将军府中一车夫,足矣。” 周承听到这里,细细打量着李纹,忍不住有些唏嘘。 这个时代,除了看重家世与名望以外,也非常以貌取人。 就比如诸葛亮、周瑜、荀彧这样的大帅哥,外表分都能加很多,非常容易得到别饶重用。 反观张松、庞统这些人,就很容易受到歧视。 更不用是毁容、毁音的李纹了,基本不可能再有人重用,这种身体有残疾者。 周承心中怜悯,顾念对方也曾饱读诗书,道:“既如此,你且留在府中吧,只要勤奋工作,绝不会缺了衣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