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家祖乡啬夫_第二百三十七章 初会诸葛,破袁之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七章 初会诸葛,破袁之机 (第3/3页)

开始养望,就连本地人也只知晓,诸葛亮年少聪慧。

    可是与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并且得到刘备信任与器重的诸葛瑾而言,现在的诸葛亮又算得了什么?

    他曾经询问过自己兄长,是不是对方向大将军举荐的自己。

    答案却是否定的。

    他也询问过周继,周继却说是自己父亲听到诸葛瑾赞誉自己弟弟,才让诸葛亮担任自己书佐。

    为此,诸葛亮又专门向诸葛瑾证实过。

    答案却是,诸葛瑾起初并未提及自己的弟弟,反而是大将军先开口询问。

    诸葛瑾也就顺水推舟,为自己弟弟说了几句好话。

    大将军好似对诸葛亮特别感兴趣,问了很多有关诸葛亮的事迹,而后要求周继抵达徐州以后,让诸葛亮担任其书佐。

    诸葛亮非常了解自己的兄长,知道对方性子比较含蓄内敛。

    哪怕会夸赞自己,却也不会夸得太过头。

    按理来讲,以大将军的权势与地位,根本不可能对自己这样的人太上心才对。

    事实却是。

    大将军不仅请求诸葛瑾应允此事,甚至还给叔父诸葛玄以及徐州牧刘备,都写了书信想要促成此事。

    以诸葛亮的聪慧,非常敏锐的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

    这段时间,诸葛亮对于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因此在见到周琦以后,才会如此询问。

    周琦看着诸葛亮那充满睿智而又好奇的眼神,知道想要编谎话骗过对方,恐怕并不容易。

    他沉吟许久,而后挥退左右,直视着诸葛亮的眼睛,正色道:“如果我说,我在梦中看到未来的一角,琅琊诸葛亮会成为千古名相,不知你信否?”

    对于如此离谱的话,诸葛亮自然不信。

    可除此以外,他也想不明白,位高权重的大将军,为何会如此看重自己。

    对于周琦的言论,周继却是笃信不疑。

    他也终于知道,自己的父亲为何会再三叮嘱自己,一定要待诸葛亮如兄,与之打好关系了。

    千古名相,何等高的评价啊!

    若对方果真有此才能,的确值得如此厚待。

    却说刘备派出斥候探查袁绍病情,意外从袁军口中得知,袁绍摔落下马以后,至今昏迷不醒,袁军上下人心惶惶。

    现在袁绍军中出现了两个声音。

    一部分人认为,赵王现在昏迷不醒,群龙无首,纵然苏醒身体也需要调养。

    况且周琦已经率领输完兵马前来驰援徐州,袁军短时间内再难攻克郯县,应该先行撤兵。

    待日后寻到良机,再攻徐州不迟。

    另一部分人却持反对意见,认为此番赵王举河北之力南下,不知消耗了多少钱粮。

    若不能消灭刘备,攻下徐州,对于士气的打击将不可估量。

    赵王只是气急攻心昏迷过去,身体并无大碍,只需暂且等候,待赵王苏醒以后,再继续攻打郯县,一举拿下徐州。

    当斥候将消息回报给刘备以后,刘备脸上露出了掩饰不住的喜色。

    他急忙召来麾下文武,说道:“已经能够确定,袁绍的确昏迷不醒,其麾下文武分成两派,有的希望暂且撤兵,有的想要等到袁绍苏醒以后继续攻打郯县。”

    “虽然尚且不能确认,哪一个派系占据上风,但袁绍昏迷不醒,袁军必然群龙无首。”

    “吾欲今夜领兵前去劫营,诸位以为如何?”

    武将们自然是欢欣鼓舞,纷纷请战。

    陈登却是皱眉思索许久,而后说道:“若大将军确定要休兵三日,使君还请谨慎行事。”

    “我总觉得,斥候探听到的消息也未免太详细了。”

    “这些东西,不应该随便传出来才对。”

    刘备闻言微微皱眉,脸上也露出了警惕之色。

    张飞却是不以为意的说道:“袁绍那厮于两军阵前吐血摔倒昏迷,这么大的事情,如何隐瞒得住?”

    “两大派系各执一词,都不服气对方,自然吵架的不可开交,在没有袁绍主持大局的情况下,争吵传到军中被士卒议论,有何疑虑之处?”

    诸葛瑾笑道:“三将军之言有理。”

    “然兹事体大,徐州兵少,折损不起。不若先将这个消息与大将军分享,询问一下大将军的看法,如何?”

    对于周琦的领兵才能,哪怕张飞也颇为敬佩,自然没有出言反对。

    刘备亦暗自点头。

    现在周琦派遣大军驰援郯县,双方理应情报共享。

    就算刘备真的打算出去劫营,也必然要先知会一下周琦,好让对方提前策应。

    刘备等人寻到周琦之时,周琦正与周继、诸葛亮相谈甚欢。

    看到刘备过来,二人急忙上前见礼,随后就准备退下。

    周琦却是说道:“你们也并非外人,就算玄德公有什么重要军情,也没必要瞒着你们。”

    言毕,周琦转头看向刘备,笑着问道:“玄德公以为如何?”

    刘备爽朗大笑,道:“理当如此。”

    “无论是公子继还是子瑜之弟,都是朝廷未来栋梁之才,早点接触一下国家大事,也未尝不可。”

    留下两人以后,刘备也没有过多客套,直接把斥候探听到的消息讲述了一遍。

    刘备脸色郑重的说道:“若袁绍果真昏迷不醒,袁军必然方寸大乱,正是劫营破敌的最佳时机。”

    “我知大将军信守承诺,不愿违背誓言,备却没有与袁绍有过此等约定。”

    “吾欲率领徐州兵马趁夜劫营,由大将军帮忙守城,于后策应,不知大将军以为如何?”

    刘备能够将后背全部交给周琦,也是下了很大决心。

    但凡周琦稍微有点不好的心思,就能在刘备领兵出城以后,鸠占鹊巢兵不血刃拿下郯县。

    彼时,刘备可就真的成了丧家之犬了。

    可刘备坚信,现在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至少在袁绍的威胁没有彻底解除以前,周琦绝不会行此短视之举。

    更何况,两人若不能力同心共抗袁绍,也不可能守住郯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