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家祖乡啬夫_第二百五十六章 众叛亲离,刘璋请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众叛亲离,刘璋请降 (第2/3页)

“某既然已经弃暗投明,自当亲自前去安抚麾下将士。”

    他们这种世家大族出身的子弟,很多时候更看重利益,反而不怎么在乎是否忠君。

    徐庶又让吴懿先后去劝降泠苞、吴班,结果也没有任何意外。

    “若收降吴懿,以吴懿与三人之间的关系,必能游说他们献城投降,彼时可以不废一兵一卒,而尽得益州门户,岂不美哉?”

    有了这层姻亲关系,再加上吴氏的举族相投,吴氏地位快速攀升,逐渐成为了东州派系的领军人物。

    徐庶脸色严肃,说得非常认真。

    就算大将军周琦不动用荆、扬两州的兵马,凭借巴郡以及投降的四万兵马,再加上赵韪、吴懿二人在军中的威望,已经能够攻破成都了。

    吴懿虽然不愿这么做,奈何性命被别人握在手中。

    “刘璋无道,不讲信义,反复无常,益州百姓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可是现在,身为益州士人领袖的赵韪投降周琦,身为东州士人的吴懿也投降了周琦,跟随他们投降的还有四万兵马。

    不管吴懿是否真心投降,只要今日当众说出这番话,也就没有了丝毫退路。

    过了许久,他才声音干涩的说道:“孤愿降,谁肯为使,替孤往襄阳走上一遭?”

    “杀!”

    “住手!”

    “甚至于,就连投降的沈弥、娄发两位将军,亦被张任所杀。”

    符节守将乃是邓贤,与吴懿交好。

    他们虽是张任部下,名义上来讲,赵韪终究还是主帅。

    哪怕在街道之上兵力优势不那么明显,却也能够挡住张任以及吴懿麾下部曲的进攻。

    “正是有了使君的赦免文书,再加上赵将军威望甚浓,这才能够让叛军尽数投降。”

    正是为此,刘焉让自己的儿子刘瑁娶了吴氏为妻,这位吴氏也就是未来嫁给刘备的吴皇后。

    本来还在犹豫的吴懿,听到了赵韪之言,不由心中凛然。

    “吾乃三军主帅,尔等还不速速停手!”

    能够成为大将军何进部将,由此也能看出吴氏的显赫。

    “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使君不若献出印绶,上表向大将军请降,如此尚能如同刘景升那般,保留官职、爵位,以及一生富贵。”

    眼看冲突暂时被制止,在徐庶的眼神示意下,吴懿只得硬着头皮上前说道:“吾等此前奉刘使君命令,带着赦免文书在益州各地平叛。”

    至于某些心中怀疑之辈,知晓大局已定,也只能被裹挟着投降。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本来还气势汹汹而来的张任麾下将士,如今群龙无首。

    “去救将军!”

    严颜更是亲率巴郡兵马,自葭萌关进入广汉郡,连下剑阁、梓潼、涪县,攻下了大半个广汉郡。

    就在此时,赵韪亦是厉声呵斥,那些本来还有些蠢蠢欲动的张任部下,闻言全都面露迟疑之色,纷纷罢手。

    既然刘璋败局已定,邓贤、泠苞自然不会为其陪葬。

    与此同时。

    狭窄的街道内,三方士卒爆发了惨烈的战斗。

    刘璋心中惶恐,急召麾下文武议事,益州文武得知赵韪、吴懿尽皆投降周琦以后,全都脸色各异。

    纵然是为了家族考虑,吴懿也要只能委曲求全。

    整顿好兵马以后,徐庶、赵韪、吴懿没有直扑成都,而是率兵奔赴符节。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正是赵韪、徐庶、吴懿三人,带着数百亲兵疾驰而来。

    徐庶却是说道:“将军无需忧虑。”

    其余众人闻言,亦是纷纷劝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使君当早做决断,也能避免益州生灵涂炭!”

    吴懿继续说道:“此事有违道义,吾与赵将军自然不同意杀死降将,就与张任发生了争执,最后刀兵相向,以致许多军中将领尽皆身死。”

    “吴班自不用说,乃吴懿之族弟,若知吴懿投降被杀,必然死守葭萌关。”

    赵韪闻言,心中纠结许久,终究还是有些不甘的说道:“东州人氏侵袭益州旧民,若这么轻易放过吴懿,谁能为那些受迫害的益州士人与百姓做主?”

    吴懿麾下兵马还好,虽然也嚷着前去救援吴懿,却没有张任麾下部曲那般拼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