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英雄志_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 (第2/2页)



    白松也口气缓和下来,说道:“这是左军都督府调拨给我千户所的屯田种粮,误了秋播,我千户所几千号人吃什么?鼓噪起来,那事情可就大了。张把总你想一想,贼人有可能在五军都督府的粮船上么?贼人躲我千户所还来不及,怎敢到吴淞江上送死?”

    张四维沉吟半晌,忽然喝道:“老陈,过来答话。”

    矮壮军汉跑到张四维面前,单膝跪下道:“标下参见大人。”

    张四维问道:“船上可有可疑之人?有没有夹带?”

    老陈答道:“船上并无可疑之人,也并无夹带。”

    白松一拍大腿,说道:“着啊,扣了粮船你也抓不到贼人,反倒误了我千户所大事,张把总,你这是何苦哇。”

    张四维扭头看了看吴淞口千户所的骑士,一个个怒目圆睁,杀气腾腾,若是误了他们的军食,这些家伙非跟自己拼命不可,何苦得罪这些人。仔细想想此人说的也有道理,吴淞江是吴淞口千户所防区,不知道多少官军战船在江上,哪个傻贼去那里送死。

    他终于说道:“也罢,我就担了这个天大的干系,总不能让吴淞千户所的兄弟挨饿。”

    白松拱拱手说道:“张把总果然是爽利汉子,我所上千军户都承你的情。”

    张四维说道:“都是为朝廷办差,不必客气。”他转过身,冲漕吏吩咐道:“带他们去公廨用印,开闸放行便是。”

    一道铁闸分隔成两片天,一片意味着无尽的危险,命悬一线,另一片意味着暂时的安全。所有人的心都嘣嘣乱跳,因为希望和绝望其实只在一线之间,而且随时会相互变化。

    只有总兵顺依然是那副慢条斯理的样子,他迈着老人的步伐拾阶而上,到公事房办理过关文凭,路过白杰的时候,看都不看吴淞口千户所镇抚官一眼。船上的逃亡者看着他慢悠悠进了门,又慢悠悠走出来,时间像是停止了。

    铁门终于打开了,林养浩解开了缆绳,用撑篙撑离了泊位。老舵工来到后艄,鲶鱼仔帮着他搬动舵杆,总兵顺指挥两个橹手一齐摇橹,遮洋船慢慢调转船头,慢慢出了水关,又慢慢走上航道,总兵顺喝令升帆,船只奔向苏州松陵口。

    岸上,白松和守关把总张四维拱手作别,他带着吴淞口千户所军士就在运河东岸伴随前进,护送船只到松陵。沙船转入吴淞江,几艘朔流而上的哨船迎上来,为首的试百户稳稳站在前艄,大喊:“是兵部的粮船么?”

    总兵顺喊道:“正是,来船可是吴淞口千户所?”

    试百户的声音远远飘来:“正是,我奉千户胡大人将令,护送你们到所城。”

    总兵顺喊道:“如此多谢了!”

    战船调转船头,1条船在头前带路,2条船伴随在沙船左右,顺风顺水向下游驶去。刘关转头朝西边看,太阳已经快落山,西边彩霞满天,白松那队骑兵消失不见了。

    吴淞口就是吴淞江入海口,所城就建在港口边上,港口停泊着密密麻麻的水师战船,如同一个巨大的蚁巢。这所城比一般千户所大的多,除了千户所衙门,还有武库、粮库、所市、官学、船械所、龙王庙、大校场等等。

    所城周1837丈,基广丈4,内外甃以石。凡窝铺百40,敌楼12,城堞2315,军房1987间。建有月城6,每城皆有闸楼。所城坚固无比,城头有炮位36,千斤大炮的炮口直指大海,任何来自海上的威胁都会被轰成渣渣。端的是海防要津,比内陆卫城都要高大坚固。

    所城保护着背后的大片农田,秋收已过,千户所军士在修建堤坝水渠,殖土琣垄,准备即将开始的秋播,一派繁忙又恬静的农家景象。

    可惜吴淞口并不是逃亡者们想象的安乐窝,没有酒没有肉,没有热水沐浴,没有干净的床榻。甚至还不如逃亡路上,因为他们连自由也没有,一到所城,他们就被关在衙署里一个荒僻跨院。几个军士严加看管,除了送水送饭的仆役见不到任何人,也没人和他们说话。

    “这位兄弟,我们的人病的很重,是不是跟上官回禀一声,找个先生给看看病。”刘关跟把门的军士说,那军士面无表情,一声不吭。

    “给抓点药总可以吧。”刘关声音高起来,那军士依然不吭声。刘关要往外面走,两个军士伸出刀鞘拦住他。

    刘关骂道:“入娘的,爷爷也是大康千户官,和你们千户同品,你们竟敢私扣上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