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英雄志_1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 (第2/2页)

将动了手足之情,眼中流下泪来。

    刘关也默默不语。

    良久,刘明善拭去脸上的泪问道:“礼哥儿葬在了哪里?”

    刘关说道:“埋在了常州府吕城镇,阿顺的村子里。”

    刘明善说:“我们刘氏子孙,死了也不能做孤魂野鬼,我会派人把他移出来,葬在咱们老家温州黄岩,和刘氏宗族在一起,只是他的家眷怕是难出京师了。”

    刘关说道:“只能有劳大兄,我是逃犯身份,实在无法哭临了。一切有大兄安排,我也放心。”

    刘明善摇摇头,叹道:“放心?你以为到了吴淞口就万事大吉了?李远这厮外粗内细,十分精明,很是难缠,你以为这几天我为什么没来见你。”

    刘关说道:“我也正想问你呐。”

    刘明善说道:“这几天我正在苏州城和李远打官司。。。自从燕王兵临长江,我就想到你们可能会有危险,所以提前给几处暗桩做了安排,你以为总兵顺的船旗和文书是从哪里来的?

    可我还是担心你们过不了浒墅关,就借着公事到了苏州城,派白松接应你们,万一不行我也只能亲自出马了。好在白松办事可靠,总算把你们送出了关,谁成想李远立即就把我召到巡抚行辕,冲我大喊大叫,我和他争吵起来。

    他一气之下,把那守关的把总张四维锁拿到行辕,当着我的面鞭打,差点打死。我看不过劝说了几句,李远顺手就把他赶出标营,我只好把张四维要了过来,再行文兵部,算是调到镇海卫,所以我晚了几天才到吴淞口千户所。”

    刘关说道:“这家伙为了我们坏了前程,你可不能亏待人家。”

    刘明善冷笑道:“焉知不是他们演的苦肉计,万一他是李远派到吴淞口的暗桩呐?他们戏演的太逼真,我哪里敢信。

    所以我远远把他打发到崇明沙千户所去了,还是把总。那李远刚当上巡抚,就把手伸到我镇海卫来了,我可不敢担保这里没有其他的探子。你们在吴淞口呆长了难免被他的耳目发觉,你敢放心,我怎么敢放心,我来吴淞口都是轻车简从,不敢露了行藏。”

    刘关悚然心惊,原来吴淞口也不是太平之地,一样危机四伏。

    刘明善看兄弟脸色不对,安慰他道:“也不必太担心,毕竟镇海卫是我们刘氏的地头,经营了30多年,不是几个屑小之辈就能对付的,你先吃饱喝足再说。”他抬头喊了一声:“来人啊。”

    楼下一个家将答应一声,大步走上阁楼,刘明善吩咐道:“去让厨下切一只鸡,二斤牛肉,再准备些蔬果面饼,烫一壶酒上来。”

    那家将领命下去准备了。不一刻,1个仆役提着一个食盒上来,把杯盘酒菜放在书案上,一言不发躬身退下。

    刘明善说道:“不能给你摆酒接风,我们兄弟就在这里喝一杯吧。”

    刘关大喜,抄起一支鸡腿大啃起来,一边说道:“这些日子嘴里淡出鸟来了。”

    刘明善拿起酒壶,在两个酒盏里各倒了一杯酒,悠悠的说道:“恐怕你要过些苦日子了。”

    刘关笑道:“我也是大海的子孙,大兄可不要小看人。”

    刘明善叹道:“你年纪小,等有了你,我们的日子就已经好多了,你到底没经过多少风浪啊,连你兄长礼哥儿也没吃过什么苦头,等你到了海上就知道了。”

    刘关喝了一杯酒,把酒盏放在书案上问道:“你打算把我们送到哪里?”

    刘明善沉吟着说道:“这个地方要远离官府,可也不能离我的眼睛太远,缓急之间没了照应。我为你选了个地方,宁波府外海,孝顺洋以东,乱礁洋以西有一座双屿,那是再好不过的所在了。”

    刘关问道:“为什么不在我们老家,在洋屿岂不是更安全。”

    刘明善把筷子往书案上一放,低声斥责道:“混账,你想把我们的家乡变成战场么?私藏废帝,这是何等凶险的事情,万一走漏了风声,那就是尸山血海,你胆子太大了。”

    刘关被一顿呵斥,不敢吭声了,夹起一块牛肉狠狠咀嚼着。

    刘明善脸色缓和了一下,说道:“你们久在南京,不知道海上的事情,其实双屿实在是逃人的好地方。”

    刘关却说道:“我听说过双屿,那是一些盐枭海盗走私交易的澳口,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官军不剿灭这些家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