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购物系统回到80年代_第四章 借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借车 (第2/2页)

看着吴有胜提着小木桶,张寿涛疑惑的问道。

    “是这样的,之前和同学约好了,今天一起讨论学习上的事情。”

    “桶里是几条泥鳅黄鳝,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听说他们喜欢吃这个,就带一点给他们,也算是一份心意。”

    “嗯,没错,人家帮了咱,咱们山里人不能忘本。”张寿涛拍了拍吴有胜的肩膀,声音洪亮雄浑。

    “这样,我家里也有一些,既然你同学喜欢吃这个,把我家里的也都带过去。”

    “这样不好吧,你们留着自己吃吧。”

    “没事,反正这东西我们也不爱吃,一股腥味儿,而且田里有的是,想吃的话再抓就是了。”

    张寿涛摆摆手,很随意地说道。

    然后喊自己的儿子大龙把家里的泥鳅黄鳝拿出来,递给吴有胜。

    “叔,给。”

    吴有胜接过桶,一眼望去,好家伙,这差不多有十五六斤了。之后转身掀开自己带的木桶的棉布一角,倒进去,盖好,把空桶还给大龙。

    “好了,别板着个脸了,大龙,现在我拿了你的泥鳅,等回来我给你糖吃。”

    一旁的大龙看自己一天的劳动成果被自己老爸送人,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肯定是有一些不舒服的。

    半大的小子,不知道掩藏自己的神态,就像被人抢了玩具一样,耷拉着脸,神情有些不高兴。

    “真的?谢谢小胜叔。”

    听到这话,大龙由忧转喜,很快提着桶,跳跃着进屋了。

    “这小兔崽子…”张寿涛骂了一句。

    “涛哥,就不打扰你吃饭了,我去村长家借一下自行车。”

    “嗯,去吧,你中午回来不?不回来的话中午你家两个女娃就来我家吃饭。”

    “会回来的,不用了。”

    结束了交谈,吴有胜来到村头村长家。

    一排六间大屋子,也都是泥土房,五个小孩子正蹲在外面吃饭。

    村长家里人多一些,村长和他老伴,以及一个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下面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大老二都已经成婚生子了,还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幺还没结婚。女儿去年就嫁出去了,许给了另一个公社的人。

    在老一辈的传统里,多子意味着多福,所以能吃饱饭、养育得起的话,农村人都是倾向于多生养几个。

    不像后世,教育成本和养育成本的增加,为了给孩子最好的生活,以至于一个家庭最多生养一两个孩子,甚至有的都不生孩子。

    “爷爷,小胜叔来了。”

    看到吴有胜走向自己家,一个大点的男娃连忙站起身,朝屋内大声喊道。

    “是小胜啊,吃了没?没吃的话进来吃点。”

    村长李来福拿着个大陶碗出来,一大碗稀饭里只有一点点腌咸菜。

    “不用了,来福叔,我吃过了。”

    “那你来有什么事吗?”村长问道。

    “是这样的,今天打算去趟公社,想借自行车用一下。”吴有胜说出自己的目的。

    “这样啊,车在村里仓库那儿放着,你去取吧,就说我同意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