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从大专开始当校长!_第四百五十五章 别开生面的发布方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五章 别开生面的发布方法! (第2/3页)

    这带给了他们除了卖房,亦或是跟楼上撕破脸之外的新办法。

    只需要用上新材料。

    就算不能彻底安静下来。

    也能得到一个相对安静的家。

    这绝对是值得的。

    但唯一的问题在于。

    新材料的价格如何?

    要是太贵,那普通人可就用不起了!

    于是叶辰再度开口问道:“新材料的生产成本如何?”

    闻言,学生们思索了,一时间都有点回答不出来。

    他们只顾着研究新材料的特性了。

    还没顾得上计算这些。

    不过此刻依旧是一旁的主任开口了:“实验室一立方米的生产成本,大概在三万左右。”

    “但如果等将来设立工厂流水线,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话,成本会飞速下降。”

    “即便以高出同行业一倍的人力成本来计算,也有望能将一立方米新材料的制造成本,降低一万左右。”

    听到主任的话,学生们都是格外感动。

    自家星辰学院的老师都是这样,一直鼓励学生们敢作敢为,但在鼓励的同时,也会默不作声的为他们处理好一切没有考虑到的事情。

    有这样的老师,真的太好了。

    “一立方米新材料的成本是一万么?”

    听着这个价格,叶辰挑了挑眉。

    这价格在建筑材料里,肯定是不便宜的。

    毕竟建筑主体材料混凝土,即便是最高标准的,一般不用在民用建筑的c50混凝土,售价也都到不了五百块钱。

    而自家新材料哪怕大规模量产了,成本都要一万。

    可以看出来新材料的昂贵。

    在传统建筑材料里面,这个价格基本算得上是天花板了。

    但对比一下效果,却又显得一点都不贵了。

    况且,新材料不需要像混凝土那么用,也完全用不到那么多。

    只需要在楼板中间覆盖一层即可。

    根据学生们之前的实验,两厘米的厚度是最恰当的。

    多了效果没加多少,但成本却疯狂上涨。

    少了的话,效果无法保证。

    两厘米的厚度,如果是九十平米的房子,那就是需要用到1.8立方米的新材料。

    当然,大多数九十平米的房子,能有八十平米的天花板,那都算开发商良心,公摊比较少了。

    大部分根本达不到八十平米,也就七十五上下。

    所以大多数户主,也就用得到一点五立方米的材料。

    自家学院到时候直接翻倍,按照两万一立方往外卖。

    那也就是三万人民币,再加上点人工费,就能让一个饱受噪音困扰的房子,安静下来。

    这比什么亏钱卖房,亦或是房子交着贷款出去租房靠谱多了。

    相信等产品真正上市的时候,绝对能轰动全国。

    不……

    不只是全国,甚至是全球。

    毕竟噪音问题,可不只是国内有。

    全世界也都差不多。

    比如岛国,因为地震的原因,一户建大部分都是木质结构。

    楼上子女做点什么,楼下听的清清楚楚。

    而欧美,也有很多地区在用木头盖房子。

    哪怕是一户建,家人之间的噪音也会给彼此造成影响。

    自家新材料上市后,绝对也能得到这些市场的追捧。

    市场前景堪称难以想象。

    ……

    “研究出新材料只是开始,你们做的测试还不够……”

    “比如耐热性,乃湿性,挥发性,延伸性,刚性,材料效果衰弱时间等等,还有是否会散发出有毒气体之类的。”

    “接下来半个月,你们就将高分子材料检测流程的所有测试,都做一遍,将数据整理出来发给我。”

    主任在一旁指导着。

    学生们赶忙点头。

    这些测试其实都是必须的,唯有如此,才能彻底了解整个材料。

    他们之前因为新材料关键参数太优秀,兴奋之下没有做完就急匆匆的证明自己。

    如今得到了自家校长与老师的嘉奖。

    自然是要耐心做完整个流程的测试,将一切数据整理出来。

    但有位学生突然有些感慨的开口:“可惜还是研发出来晚了。”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